2020年初疫情下教育行业受重创,OMO成瑞思等机构求生出路
2020年年初,“黑天鹅事件”突然发生,各行各业都在忙于自救,在这场如大浪淘沙般的疫情里寻找能够活下去的出路 。教育行业在这场疫情中受到的影响是席卷性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许多教培机构苦不堪言,极具挑战性的难题纷至沓来,比如资金链断裂,现金流枯竭,大幅度裁员,退费流程复杂导致家长群体投诉等,这些难题让教培机构陷入始料未及的考验中 。此时,“OMO模式”成了许多教育机构谋求生存的选择,对多数线下机构来说,突然转型极为困难,尤其是在未提前进行战略布局的情形下。线下课程要适应线上,不仅需要应急技术的工具属性,还需要教研和产研在线上具备适应性,最重要的是,这会对师资、教学方法、上课形式提出新要求。对瑞思而言,OMO模式并非单纯将线下内容迁移至线上,而是依据用户诉求持续开展业务重塑,借助科技对产品予以数字化改造、迭代以及优化升级,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
抗疫攻坚,坚定加速战略转型
2020年初瑞思教育迎来了新的CEO王励弘,王励弘到任瑞思教育CEO后,提出要把瑞思打造成“科技赋能的国际化综合素质教育平台”,还加速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而后,新冠疫情突然降临,1月19日瑞思英语线下学校全都关闭,随着疫情持续发展,瑞思迅速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一方面面向全国孩子推出免费线上课程,同时快速把瑞思教学业务转到线上,覆盖每一个学员、每一个有学习需求的用户。
线下复课时间被一次次推迟,在这样的逆境中,瑞思坚定地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团队全体成员的数字化软实力渐渐得到提升,集团业务实现了全面线上化。在数字化战略转型进程里,瑞思多个部门的业务借助工具的打造升级达成线上化,这其中的主要力量源于技术的助力,也就是科技为学员、教师以及运营提供支持,瑞思推出了Rise+、e-系统、e-HR系统、COS系统等,逐步构建瑞思教育智能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开展智能分析,全方位为教学全流程赋予能力。在完善教学数字化系统升级之际,在前端招生、品牌营销环节,借助数字化手段扩大了瑞思教育的影响力,有效提升获客质量,进而转化更多学员加入。在教学环节,通过数字化连接线上与线下,建立起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良好的沟通,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在平台管理方面,能让前台有更好的管理方式,能让中台有更好的管理方式,能让后台有更好的管理方式,且这些管理方式更智能 。
不断突破,创新基因贯彻始终
瑞思教育早在5年前就开始布局线上,陆续完成了OMO 1.0到2.0时代的进程,2015年7月,基于丰富教学经验,瑞思成功上线RISE Up(针对13 - 18岁青少年的在线美国初中课程),2016年2月1日,瑞思又上线了瑞思在线图书馆,多年积累的经验让瑞思教育具备了充足的线上化实力。
线下学校全部关闭之时,瑞思快速研发线上产品,再次加快瑞思数字化战略推进速度。当下瑞思教育顺利达成OMO 3.0时代转型,具备了线上线下双向运营能力。线上与线下相互交互、融合,最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品牌的强力加持之下,公司业务在2020年后疫情时代迎来全面复苏,Q2业绩持续攀升,Q3业绩也持续攀升,瑞思Q3总收入从Q2的1.65亿元增长94.0%,达到3.20亿元,总体上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总营收中,课程收入环比增长,增长幅度为93.9%,增长后达到2.936亿元。本季度瑞思净利润扭亏为盈,转为正值,达到2800万元。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为3570万元。这对瑞思教育而言,是一份肯定的成绩单。
瑞思教育致力于借助科技全面赋能教育,提供跨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学习前中后的教学全过程进行高效管理,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让数字化跨学科素质教育新生态助力更多孩子成为有爱、有思想、有责任感且具备综合素养的国际化人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