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估值500亿且新一轮融资140亿!5年内能成全球top3?
京东金融即将近期完成私有化交易,其估值高达500亿元。同时,根据北京时间今日的报道,该公司已启动新一轮融资,融资额预计将达到140亿元。北京时间消息,京东金融的这次融资,主要是为了其在完成全面私有化之后,为国内首次公开募股(IPO)做充分准备。该融资的期限设定为5年封闭期加上1年延迟期和1年期权期,管理费率为2%。同时,京东金融承诺在5年内登陆国内主板市场,若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实现上市,将按照年化9.37%的利率进行回购。此外,该产品的个人投资起点为1亿元,而专业机构的投资起点则是5亿元,以此吸引专业机构的投资。
刘强东掌握控制权京东金融2020年将成全球top3?
京东集团的核心业务中,京东金融占据一席之地,自2013年10月独立运营以来,其重要性虽不及京东商城,但刘强东曾预言,金融业务将贡献京东未来70%的盈利。在2017年2月10日的京东年会上,刘强东更是展望未来,表示到2020年,京东金融有望跻身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三甲之列。
2016年1月16日,京东金融对外公布,成功吸引了共计66.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笔资金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以及中国太平共同领投。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投资机构均以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此次融资的A轮估值达到了466.5亿元人民币。自此,有关京东金融计划在A股市场上市的传闻便不断涌现。
2016年11月15日,京东集团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京东商城实现了显著的增长。令人意外的是,该公司同时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即计划出售京东金融的全部股权,旨在实现京东金融的完全国内资本化。此次收购将由刘强东以个人身份进行,交易完成后,他仍将保持对京东金融的领导地位。
据相关消息,私有化完成后,京东金融将转变为一家仅由中国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业界人士分析指出,京东金融寻求实现全内资控股,私有化过程中将吸纳部分中资股东,特别是那些具有国家背景的资本,旨在争取更多政策扶持和便利条件,同时为更有效地运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打下基础。
京东金融内部知情人士指出,2016年,该公司的交易总额与营业收入双双实现了超过100%的复合增长率,然而,公司依旧处于持续亏损的阶段。公司设定的目标是,力争在2017年实现盈利,并计划在三年至四年后正式上市。
京东金融官方网站信息表明,公司已成功构建了八大业务领域,包括:供应链金融服务(涵盖京宝贝、京小贷等)、消费金融服务(以京东白条为代表)、众筹平台、财富管理业务(如小金库、小白理财、东家财富等)、支付解决方案、保险业务、证券业务(涉及大数据消费指数、量化交易平台、ABS云服务、京东股票APP)以及金融科技服务。
在拓展自身业务领域的同时,京东金融积极进行投资,以此拓宽其业务版图。自2016年起,该公司陆续对首付游、美利金融、买单侠、淘当铺、微知、钱牛牛等多家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初创企业进行了股权投资。
对标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是否能率先上市?
自京东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以来,大众普遍将2013年诞生的京东金融与成立已有八年的蚂蚁金服进行对比,然而,鉴于两家公司的运营年限存在差异,它们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差距。
估值方面,蚂蚁金服的最新一轮估值已经达到了60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京东金融估值的近8倍之多。
根据财务报告,京东金融持续面临亏损问题;同时,腾讯科技获取的一份投资机构向投资者发放的资料揭示,蚂蚁金服在2014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01.5亿元,这一数字比2013年增长了91.6%;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为26.3亿元,其净利润率高达26%。
在私有化领域,蚂蚁金服自首轮融资起,其最大股东席位由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占据,该企业背后支持力量包括马云在内的25位阿里巴巴高级管理人员;其次,杭州君澳成为第二大股东;紧随其后的是全国社保基金。基于此,蚂蚁金服早已与阿里巴巴的关系得到了明确界定。相较之下,京东的私有化进程则刚刚开始。
最为关键的是获取牌照。在我国政策导向下,金融行业一直受到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对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政府正逐步强化监管力度。因此,互联网金融巨头们必须优先确保自己拥有金融牌照及相关资质,以便使业务符合规范。
自2013年10月独立运营以来,京东金融已获得支付、小额贷款、基金销售支付、保险经纪、保理等多项业务许可。然而,在更具价值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领域,却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在蚂蚁金服的业务版图中,包括了首个试点的个人征信机构——芝麻信用,以及首家中外合资的民营银行——网商银行。此外,还有国泰产险,以及由阿里巴巴集团参股的众安保险。同时,还涵盖了首批成立的相互保险公司中的三家,如信美人寿等。
在此之前,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均对外宣布计划于2017年在国内市场上市。然而,目前观察,京东金融在业务支撑方面仍缺乏关键牌照,且整体业务尚未实现盈利,因此2017年的首次公开募股似乎可能性较低。不过,实际上京东金融的发展路径与蚂蚁金服存在差异,京东金融将自己定位为金融科技领域,而蚂蚁金服则更侧重于构建金融控股集团。这两种模式的差异,同样预示着这两家公司未来的发展节奏与方向将存在显著区别。至于哪一家先取得进展,哪一家的估值更高,这一切还需市场来做出评判。
然而,在私有化及新一轮融资得以顺利完成之后,得益于各位国资“爸爸”的鼎力支持,或许在2017年,我们有望目睹京东金融积极收购各类牌照的情景。
本篇内容系投资界独立创作,若网页引用需在开头明确标明出处为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并附上作者姓名。若在微信平台转发,需在原文评论区取得官方授权。对于未经许可的非法转载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