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油气体制改革迎大动作?管网外部独立究竟会如何推进
今年油气体制改革将迎大动作!中国证券报从可靠消息来源得知,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的组建计划已获得批准,并被纳入了2019年国资委的重点工作清单。该公司预计将在本年度内正式成立,最迟可能在今年年中。新公司计划通过收购“三桶油”所持有的相关存量资产,在完成清查和评估后进行资产交接,并采用市场化手段来运营管道公司。
管网外部独立大势所趋
管网分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我国三大石油企业的管网已基本实现分离,其中重大改革举措之一便是实现外部独立,将所有管道统一纳入一家公司管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尽管油气管网体制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但我国政策导向十分明确,油气管网的建设将成为今年值得期待的改革成果之一。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去年年底发布的《2019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中作出预测,预计国家管网公司将在2019年正式成立。该新设立的国家管网公司,其运作将遵循我国当前的国企改革方向,实现从管理资产向管理资本的转型。新管网公司接手了三大石油公司剥离的管道资产,计划将其进行资本运作和证券化处理,并通过上市手段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从而增强管网的投资与建设规模。
报告称,新管网公司的建立将分三阶段进行: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国海油对其旗下的管道资产和员工进行了分拆,并将这些资产和员工转移至新设立的公司,随后根据各自管道资产的评估价值来确定新公司的股权分配比例。
新管网公司在接受资产注入之后,计划吸纳大约50%的社会资本,其中涵盖国家投资基金和民营企业资本,这笔新资金主要用于管网扩建工程。
https://img1.baidu.com/it/u=955926705,285387674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54&h=500
第三,新管网公司将寻求上市。
韩晓平,中国能源网的首席信息官,提出观点认为,今年油气管道公司的成立将是油气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管道公司的建立,将为其他天然气开发平台提供并入管网的途径,进而推动我国天然气行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此举将打破中石油在产业链上的垄断格局,有助于石油企业更加重视上游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对后续市场规模的拓展大有裨益,从长远来看,必将激发石油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李锦,中国企业研究院的执行院长,提出依据“中间管控、两端放开”的策略,管网独立应逐步推进,待条件适宜时设立独立的管网企业,这实则与国家电网公司的模式相近。现阶段,我国原油、成品油以及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管道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下属管道公司负责建设,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对油气管输行业的垄断态势。在过去的管道建设招标中,往往更倾向于石油系统内的企业,但若管网独立,民营企业将有机会赢得更多的管道项目订单。管网若能分离,将有助于打破石油石化行业的一体化垄断,从而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并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显著影响。鉴于此,逐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的干线管道独立,与我国油气行业的现实需求相契合。以管网第三方公平准入改革作为切入点,遵循“财务自主—业务自主—产权自主”的三阶段策略,分步骤地推动电厂与电网、网络销售、输送配送、仓储运输的分离,旨在最终达成管网独立的目标。
为油气管网改革铺路
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到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度达到了7.4万公里。然而,这些管道的干线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7.3米,这一数字仅为美国同类的八分之一、法国的九分之一、德国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天然气管道的互联互通水平相当低下。依据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共同颁布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我国天然气主要管道长度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10.4万公里,在2025年将增至16.3万公里。然而,目前距离这些既定目标尚存在显著差距。
设立油气管道公司,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解决天然气网络之间的连接以及管道建设方面的滞后状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会的研究员周丽莎提出,通过打造管道公司,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投资和运营费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与改革的整体效果。
近年来,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大型石油企业,积极响应改革号召,行动不断。目前,中石油已设立中油管道公司,并成立了专门负责销售业务的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成功实现了管道与销售业务的独立运作,满足了“运销分离”和公平开放等要求。
中国石化、中海油以及部分省级管网企业正逐步实施“运销分离”、公平开放策略,并吸纳不同类型资本。至去年年末,中海油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天然气已通过31.5公里的新铺设管道,成功接入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管网,此举标志着中海油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以下简称蒙西管道)的一期工程互联互通部分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https://img2.baidu.com/it/u=1351963441,155726158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55
大方向已经确定,此刻不进行剥离已不可行。一位在石油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指出,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天然气综合保障供应能力需超过3600亿立方米。这表明,今年及明年,每年至少需提升400亿立方米的供应量。同时,新增的天然气供应必须与管道设施相匹配,否则管道建设的滞后将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众多石油化工行业的跨省大型管道已转向混合所有制模式,资产剥离与收购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而组建油气管道公司已变得尤为迫切。与此同时,石油企业普遍依据自身资源来规划管道建设,各自在管道投资上缺乏全局性的战略规划。成立管网公司后,将能够全面统筹区域资源分配,并在管道建设方面展现出更为长远的考量。
新公司组建仍面临四方面难题
油企的成立,无疑会对油气行业及资本市场产生相应的影响。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设立油气管网公司对民营企业而言是一大利好,然而,其最终效果还需依赖于后续相关政策的完善。
中信证券的分析师黄莉莉指出,首先,鉴于管网已从国有石油企业中独立出来,作为上市公司,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境外投资者的关注和提问。对于持有管道资产的相关上市公司股票来说,其首要影响将体现在资产价值评估上,这可能导致价值的上升或下降。
再者,虽然成立国家管网公司是将一家国有企业所持有的垄断地位转移至另一家国有企业,然而,若企业的运营模式能参照市场化股份制企业进行,那么这样的转变是否真正能够有效解决油气管道领域的自然垄断问题,仍需进一步讨论。
第三,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业务长期承受进口天然气亏损的重担,同时,关于资产剥离是否涉及进口天然气合同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此外,各公司的资产中还包含省内管网,这些管网与各省的管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资产剥离的决策,以及剥离后与省属管网管理的不一致性,都需考虑。另外,管道资产剥离后,相应的负债处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第四,管道公司成立之后,还需应对持续的财务支出挑战。鉴于中国石化管道资产已从合并报表中剔除,本次重组对其现金流和盈利的影响相对有限;然而,对于中国石油、昆仑能源以及中国石化冠德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重组将导致它们的资产、利润和现金流均从报表中移除,这可能导致这些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遭受冲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