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起广州公租房申请有大变化!线上线下均可申请?
3月3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广州市民政局联合发布的《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审查实施细则》正式在住建局官方网站上公布。自此,市民们无论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途径,均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为了确保本市城镇户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的受理与资格审核流程规范化,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审查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工作。
增加线上申请和线上告知
审核结果方式
为了提高便民服务的质量,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申请流程已从传统的线下操作转变为线上与线下并行两种模式。申请的家庭现在可以选择通过线上渠道或现场方式接收审核结果的相关信息,从而全面增强整个流程的网上办理服务效能。
除此之外,《细则》还规定,审核部门需依据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来验证申请家庭所填报的信息和提交的文件。若共享数据中缺乏相关信息,则将依据申请家庭提供的资料和承诺进行认定,以此作为审核部门执行审核任务的标准和参考依据。
办结时限由以往的91个工作日
压减至55个工作日
《细则》依据工作实际情况,对各个审核环节的具体任务进行了细致划分,并规定了明确的办理时间,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畅衔接。准入审核的完成时间已从之前的91个工作日缩短至现在的55个工作日,缩短幅度高达40%。
此外,对集中分配的审核流程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常态分配的审核流程进行了规范化处理。记者观察到,经过修订的《细则》对集中分配环节中的意向登记审核和资格复核流程进行了整合与优化,使得申请家庭在完成意向登记时只需一次性提交家庭相关信息,从而大幅减少了他们的奔波之苦。在家庭收入、财产状况、成员构成以及成员名下商事登记信息在意向登记时未发生变动的情形下,一旦成功获得预匹配的住房,申请人即可直接办理入住手续,无需进行资格的二次审核;而若上述信息在意向登记时有所变动,则自摇号预匹配结果公布之始,审核机构将主动启动资格复核程序,此时申请家庭无需重复办理相关业务。此外,增加了常态分配的资格审核程序。
https://img0.baidu.com/it/u=341708349,105021798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39&h=500
增加群体保障对象期满审查程
《细则》规定住房保障部门需定期对住房状况进行审查,以此强化审核职责。依据公租房政策中住房保障部门与民政部门可联合对特定保障人群进行主动审查的相关条款,对主动审查流程进行了具体化。具体而言,明确了针对老年群体保障对象到期复审的申请、接收、审核流程,旨在提升对老年群体保障对象的服务和保障质量。
(一)如何申请本市户籍家庭公租房保障?
申请人家庭可访问指定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申请,亦或是前往其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进行现场申请。申请人需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决定是领取住房租赁补贴还是等待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在申请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办事指南的要求,真实申报家庭收入、财产状况、住房条件以及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并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二)我们应如何阐释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之间理应存在法定的赡养、抚养、扶养或监护等亲属关系?
申请人与共同申请人之间存在着法定的赡养、抚养、扶养或监护联系,这涵盖了以下几类人员:
(1)配偶;
(2)父母与子女;
(3)父母、子女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
(4)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与父母双亡的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
(5)兄、姐与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弟、妹;
https://img0.baidu.com/it/u=893428936,33509452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6)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监护人与被监护人。
(三)申请人是否可以变更?
若申请人因故离世、婚姻破裂、失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被法院判定为失踪或依法受到人身自由限制等情形之外,一般不予批准变更。若家庭成员共同申请需变更为申请人,必须提交书面报告,详细阐述变更原因,并附上相应的证明文件。
(四)申请家庭成员的企业投资如何计入家庭收入、家庭财产?
家庭成员在各类企业进行投资,即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部分,需视作其他具有价值的金融资产,纳入家庭财产的范畴。具体数额需依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所公示的信息,或参照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中记录的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额来确定。
五、若申请者已在异地获得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资格,那么他们是否还能够向广州市提交户籍家庭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
家庭在退出本地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之后,才有资格申请本市的户籍家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六、若申请家庭需要更新社保卡账户信息、联系方式或紧急联系人等不涉及保障资格和保障标准的资料,那么办理流程是怎样的?这些变更是否需要经过审核程序?
无需经过审核程序。申请人可于指定网站进行线上申报,直接完成信息变更;亦或向其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在录入系统后即进行信息变更。
来源 | 新快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