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教育强基提质创佳绩成金华第一!‘六干’赛绩竞跑热潮你知道吗?
春光无限好,奋斗正当时。在全市干部大会以及“作风夯实年”和“项目绩效年”的动员会上,兰溪市提出了“全力以赴践行‘六干’精神,大力推动工作落实,以竞赛式的速度和姿态,加速推进‘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的超越和崛起”的号召。兰溪市融媒体中心设立了《同心赶超 奋进崛起》这一专栏,记者们深入到兰溪的基层一线,生动呈现了全市干部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包括思路、具体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从而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一种“脚踏实地、争先恐后、比学赶超”的浓郁氛围。近期,兰溪教育领域以“新质教育”为核心理念,引发了一场热烈的研讨活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参与了大讨论和大调研,旨在寻求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的突破。这一举措致力于塑造兰溪地区新质教育的典范。
过去一年间,兰溪教育致力于提升基础教育和质量,成功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国家级评估,成为金华区域内首个实现此成就的县(市、区);此外,还成功创建了9所省级现代化学校;延安路学校、新实验中学等众多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投入使用;同时,深化了兰溪一中的“科创营”建设,使得高中教育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兰溪教育正加快积聚创新动力,紧跟科技产业变革的步伐,响应国家育人方向的调整,致力于构建新时代的“新质教育”。为此,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和调研,持续推动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提升、课程内容的更新以及教育生态的重构。
https://img1.baidu.com/it/u=1467536185,394678326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80
“新质教育旨在培育具备创新意识、全面素质和独特才能的新质人才,其核心宗旨在于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领先的教育观念和体系。”兰溪市教育局的党委书记兼局长陈丽娜指出,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阶段。市教育局将紧密遵循市委和市政府关于“作风夯实年”和“项目绩效年”的指导方针,以“新质教育”为发展核心,锁定“四新”发展框架,推行五大改革措施,致力于推动兰溪教育的优质、均衡与多元化发展,为加速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的超越性崛起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进行布局调整与改革。开展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项目,以应对学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呈现的“逐级传递、错位高峰、先增后减、区域差异”等变化特点,精心规划教育布局的优化。大力推动县域中学振兴计划,推进创新人才培育的“沃土工程”和“脱颖而出计划”,加强科学学科的建设。
改革由评价引领。我们致力于建立学生“三维立体”的评价框架,试行“五能五会”的素养评估标准,并创新性地融合“传统筑基”与“数据赋智”的评价模式。同时,我们推行学校评价的“靶向工程”,构建了针对不同学段的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充分运用绩效导向来提升评价效果。
https://img2.baidu.com/it/u=2144540429,308189486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教师强基改革致力于理念革新,通过实施新质教育铸魂强师行动,全方位推进新质教育理念的探讨和学习,确保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的各个环节。同时,改革注重梯队建设,制定并完善了针对新教师的五年培养计划,实质性推动“青蓝工程”的进展,并加强“三名工作室”和“三支队伍”的建设。
推进平安筑基改革,深化“安兰护苗”行动,促进教联体建设,加强家校社的协同合作,致力于探索并实施一种新型育人模式,该模式包括校内与校外共同培育、线上与线下共同治理、学生与家长共同成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推进管理效能提升改革,深化非教学事务融入校园举措,以减轻基层工作压力。对“七件小事”进行持续优化,加强食堂管理,致力于改善宿舍居住环境,推动校园设施智能化改造,从而提升学生满意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