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最重书法!学书法竟有这些好处?你知道几个
我国历史悠久,对书法尤为重视,因此书法被列为六艺之一。《周礼》中记载,“保氏教国子以六书”,意味着八岁儿童便开始学习六书。而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他同样以“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来教导学生。周朝的学子,年满十七岁后,必须熟练地背诵并书写九千字的大篆(籀文),方能担任国家公职。在学习过程中,书写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他们对书法的钻研程度,不言而喻。
唐代书法艺术达到了巅峰,设立了专门的书法学府,篆、隶、楷三种书体按照年度进行系统学习;同时,设有书学博士,当时选拔官员,都以书法作品作为评判标准,书法在当时的地位极高,注重其遒劲与美感。正因为如此,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以及二李等众多书法大师相继涌现,这完全是风气所驱使。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的经典象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仪式感以及广泛的群众参与度,学习书法带来的益处不胜枚举!
书法养神
《黄帝内经》有言:“心静神自守,心躁神自散。”书法艺术能够使人心灵得以安宁,使学习者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达到心神合一,减少躁动不安。书法的动态,是一种专注而不杂乱的,有助于养神的活动。
洪亮作品
书法养心
学习书法有助于锻炼人的耐心和细心。耐心是持之以恒的品质,细心则是注重细节的态度。正如老子所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杜甫也曾诗云:“始知豪放在精微”。在书法的起笔和收笔之处,学员可以逐渐养成对细节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洪亮作品
书法养目
https://img2.baidu.com/it/u=3400202594,209023600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书法创作需心领神会,手随心动,同时,观察的细致程度至关重要。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观察需至精至微,模仿则贵在形似”。在书法学习中,我们特别强调视觉观察力的培养。
洪亮作品
书法养美
学习书法是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洪亮作品
书法养正
柳公权曾言:“心之端正,字亦端正”,此乃通过书法技艺来提升个人品性的道理。书法,如同人内心深处的心电图,正所谓:“字迹之美,亦为人格之佳”。
洪亮作品
书法养学
我们持续塑造其对于大书法的见解,务必明白,书法的学习不仅仅是练习书写,在练习书写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钻研,包括经、子、史、集等在内的丰富文化遗产。
洪亮作品
书法养气
https://img2.baidu.com/it/u=532328816,105020292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560
孟子曾言:“我擅长涵养我那浩然之气”,这种气魄宏大且刚毅无比。在书法艺术的修炼中,我们不仅重视气息与韵味的培育,更着重于“浩然之气”的养成。这股力量是向上的,它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种能够承受艰辛与磨难的意志。
洪亮作品
书法养敬
《弟子规》有言:“若墨汁倾倒不均,则心态必不端正;若书写不虔诚,则内心先感不适”。治学之道,习字之术,需怀虔诚敬畏之心,唯有如此,方能领悟其精妙之处。
洪亮作品
书法养礼
不懂礼仪则难以立足,我们通过细致入微的学习过程,致力于礼仪的培育。孔子曾言:“不合礼仪的事物,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通过学习书法,我们能够做到自我克制,恪守礼仪。在当今社会,弘扬礼仪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洪亮作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