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三巨头混战,京东搅局!美团股价跌30%,谁能笑到最后?
我国外卖行业已呈现出三强争霸的局面,其中美团(3690)作为领军企业,正与京东(9618)展开激烈竞争,后者甚至越界涉足该领域。与此同时,阿里巴巴(9988)依托其旗下的淘宝平台,为饿了么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这使得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场三方角逐中,股价成为了牺牲品,美团在过去两个月内,其股价从高点下跌了30%。分析补贴竞争带来的三种市场动态,专家指出阿里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亦警示投资者,在股价下跌期间,需等待其反弹至一定水平后再行买入方为明智之举。中国外卖市场多年来由美团及饿了么寡头垄断,近期由京东入局展开混战。
京东烧钱抢占外卖市场,称声单日已录1000万张订单,市场料今年市占率可获5%。
京东单日订单曾达美团六分一
京东在2月份高调宣布涉足外卖行业,并推出了百亿补贴计划,通过免除商家佣金、为骑手缴纳社保、超时订单免费等多种手段来激烈争夺市场份额。最近,公司透露其外卖订单量在一周内从每日500万单激增至1000万单,相当于美团订单量的六分之一左右,一时间声势浩大,无人能敌。阿里集团旗下的饿了么与母公司携手合作,近期淘宝将“小时达”功能升级为“淘宝闪购”,丰富了即时配送的商品种类,并指定饿了么团队负责配送工作,双方还共同推出了“超百亿”的补贴活动,旨在最大化业务协同效应。
https://img1.baidu.com/it/u=2939976933,403076623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面对补贴的猛烈攻势,美团除了口头交锋外,鲜少有高调的反击举措。据国内媒体引用知情人士的话报道,京东外卖尚未对美团构成战略层面的威胁,美团选择以静制动,应对各种变化。同时,美团坚信,真正的竞争领域在于即时零售市场。
美团拓即时零售 触动京东还击
实际上,美团在本年度对即时零售领域进行了拓展,并将美团闪购打造为独立品牌,专注于30分钟内送达服务,此举旨在与京东的业务竞争。根据野村证券的评估报告,美团闪购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日均订单量已超过1000单,年度交易额可能达到了275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相当于京东电商规模的约15%。该机构还认为,京东进入外卖市场,也是为了遏制美团闪购的进一步扩张。
摩根大通预测,京东有望在外卖市场占据大约5%的份额。然而,鉴于当前的高额投入难以持续,短期内行业竞争格局不会发生剧烈变动。此外,他们还预测,京东的市场份额将由美团和饿了么共同分割,其中美团的市场份额将降至72%,饿了么的份额则将下降至22%。该行分析指出,美团和京东均会关注业绩表现,美团倾向于维持利润水平,而京东则计划将现有营销费用主要用于外卖业务,综合来看,对美团和京东的盈利预期分别进行了2%和6%的下调。
外卖市场的竞争成果尚未显现,然而,股价却已先行下跌。自美团和京东竞争加剧以来,两家公司的股价自3月初的高点开始持续下跌,跌幅接近三成。即便是饿了么的母公司阿里巴巴,也受到了整体市场的影响,股价至今已经下跌了大约16%。
外卖三巨头市场及股价表现:
https://img2.baidu.com/it/u=2925316835,131005266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926
京东最终市场份额仍观望
独立股评人陆秉钧指出,美团在三家公司的外卖业务已深入人心,“提及点外卖,首选便是美团”,预计其仍能充分发挥和调配优势。然而,鉴于外卖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客户忠诚度也难以保持,因此京东夺取5至10%的市场份额并非难事。至于最终的市占率,还需进一步观察。
陆秉钧:市场对阿里喜爱仅次腾讯 美团发展不平衡
陆秉钧对三家公司股价的走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各自的评价。他认为,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排名依次是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他进一步说明,这一排名主要是基于阿里巴巴当前的业务状况和业绩表现。在市场看来,阿里巴巴的股票属于科技股中的佼佼者,仅次于腾讯(700),因此,投资者对阿里的青睐程度也远超其他两家公司。
陆秉钧指出,在电商和物流运输领域,京东在内地市场位居第二,股价通常不易被炒作,但相对而言较为稳定;至于美团,它之所以被排在最后,是因为其表现优异的外卖业务正遭受京东的分割,而其他业务仍处于大量投入资金的状态,整体业务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
陆秉钧指出,尽管三股未来的下跌空间已经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若投资者对三股感兴趣,或许可以等待阿里股价回调至112.5元获得支撑,京东股价回落至120元支撑位,以及美团股价降至125元支撑位时,再进行相应的布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