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竞合两不误,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版权合作新动态
在线音乐竞合两不误自7月份国家版权局责令各音乐平台清查曲目,网友们发现市面上多数音乐作品已分属两大阵营,多数欧美歌曲版权在索尼、华纳等大公司手中,所以花落QQ音乐,往华语乐坛使劲儿的阿里音乐则手握滚石、华研等公司的歌手曲目 。
未来,音乐平台面临着抉择,是继续坚守壁垒,还是彼此开放、抱团取暖,不同的音乐平台有着各自的打算。不久前,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达成了和解 。上个月13日,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宣布进行音乐版权合作,合作方式是预付+分成,原本由QQ音乐独家代理版权的150万首曲目,包括华纳音乐、福茂音乐、杰威尔音乐等,都与网易云音乐共享,微信朋友圈也解禁了来自网易云音乐的分享链接,双方从竞争多年到突然“在一起”,都表现出“不让用户为几首歌多下一个App”的态度。另外,海洋音乐旗下拥有酷狗、酷我,它也正在和腾讯方面展开版权洽谈,准备加入网络平台抱团取暖的阵营。
不同的是,阿里音乐在近日举起了“独家”的大旗。11月5日,阿里音乐CEO宋柯在朋友圈发出由李宗盛、刘若英、杨千嬅等歌手组成的九宫格图片。他还动情附言:“我们只有半壁江山,但够了,因为他们都在这等你。”阿里音乐明确表示要在自有体系内独立运营版权。其自有体系包括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等平台。大家在中央台看完《焦点访谈》后,会换到湖南台看《快乐大本营》,那么在QQ音乐听完周杰伦后,换成虾米音乐听李宗盛,这又有什么问题呢,网上出现了“双App时代”的呼声。
免费音乐时代终结
https://img1.baidu.com/it/u=877052312,3536738833&fm=253&fmt=JPEG&app=120&f=GIF?w=608&h=342
付费音乐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是为了保护音乐版权,促进音乐产业健康发展,不过付费模式不会贸然推出。
首先,用户养成了免费听音乐的习惯。那些习惯了免费获取的用户,很难让他们去购买付费音乐。根据腾讯娱乐的调查结果,若下载音乐需付费,65.11%的人会选择从其他渠道获取免费音乐,即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下载盗版音乐,30.59%的人选择在线听,仅1.18%的人会在网上付费下载。
其次,推行付费模式需要有一个过渡期。绝大部分用户都已养成免费收听音乐的习惯,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付费收听音乐。业内人士认为,在线音乐推行付费模式不会搞一刀切。就如同国家实行某项政策前,会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开展试点、试运营工作一样,推行付费模式也会给出一段时间的过渡期。
事实上,目前在线音乐已开始收费,只是采用了间接方式。在线音乐收费方式大致分直接收费与间接收费,直接收费是苹果的下载付费模式,针对音乐作品单曲下载收费,不过该模式在中国推行难度较大。许多在线音乐平台采取了间接收费方式,像流量包、不同等级会员费等 。
未来如何可持续盈利
各大公司为了版权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这种混乱的竞争局面,致使乐坛歌手的版权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听歌用户要想听全自己喜欢的歌曲,必须在手机上安装三四个 APP 才行。
显然这样的形式对用户而言不是好事,对公司来说也是耗费人力物力,一直这般“买买买”终会有“坐吃山空”的时候,所以,各大音乐平台最为关键的是找到自身核心价值,并且据此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从行业趋势来讲,有几个方向比较明显,平台也能从中找寻竞争力:
https://img1.baidu.com/it/u=3100716886,1424248880&fm=253&fmt=JPEG&app=138&f=GIF?w=455&h=988
这是在培养付费概念。苹果是很好的践行例子,今年苹果还会重新推出音乐业务。国内各大平台也向用户收费,比如QQ绿钻会员、虾米的付费用户等。通过每月支付大概10元的费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音频、VIP特权等。虽说付费概念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版权意识提高,用户的观念也会改变。
移动转移下存在硬件设备合作,显然未来音乐产品有更多使用场景是在移动端,所以基于用户使用产品的功能以及产品开发,会给APP带来更多附加值,比如苹果收购Beats耳机,背后可能会有更多动作,或者基于用户运动或户外需求,能结合智能硬件或各种可穿戴设备有更多功能链接等。
探讨电视节目合作、音乐人培养、艺人合作等周边模式。电视媒体遭受互联网冲击时会通过赛事直播、真人秀综艺节目等方式获取用户。数字音乐产品可通过与歌曲类电视节目合作获取更多竞争力。数字音乐产品也可通过培养音乐人获取更多竞争力。在这方面,QQ音乐获取了《中国好声音》等节目的版权,虾米开启了“寻光计划”的音乐人平台模式,这些都是这方面的延伸和试探。
这部分增长点和视频网站在版权之争后大力推出自制剧或自有节目类似,平台都需要有属于自身独有的东西,目前流媒体中,除常规数字音乐外,YY、唱吧等在线演艺平台的增长也十分快速。网易云音乐推出的主播电台是此类产品包装的一种尝试,该频道设有明星主播、音乐故事、脱口秀、翻唱等栏目,这些栏目能让用户在“听歌”之外获得更多交流机会,从而增加用户粘性,据悉,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用户互动都很频繁。
结语:往回看,版权之战仅仅是肃清市场的一个起始点,行业要想健康发展,就得摆脱这种没完没了的砸钱战争,在各家实力达到均衡之后,深入钻研各自擅长的特色模式,给用户带来更多不同的体验,这才是平台发展的长久之计。
(注:部分文字及数据来源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