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唱片成趋势,众多歌手尝甜头,国家版权局又有新动作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任宏伟数字唱片将成为趋势
如今,很多歌手都已放弃发行实体唱片,原因在于实体唱片只是一种情怀,而这种情怀无法满足收听时的便捷需求。
所以 很多歌手尝试数字唱片 并从中获得了好处 早期 莫文蔚 张杰 林俊杰 光良 羽泉等歌手 在网络上进行过相关尝试 其中 张杰的下载预购金额达到10万元人民币
最近数字唱片的销量极为惊人,周杰伦的《哎呦,不错哦》数字专辑卖出次数超过16万次,每次售价20元,张学友的《醒着做梦》数字专辑创下了30万次的纪录,他们的尝试已经为付费音乐开创了一个良好开端。
前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该通知要求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还责令各个网络音乐服务商在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有消息人士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了相关情况,此举为推进音乐有偿下载的实行做了铺垫,网易云音乐和酷狗音乐证实了这一点,过渡期是两到三个月 。
这个消息究竟会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转机呢?成都商报记者紧接着对网络音乐服务商进行了调查,还对唱片公司等相关机构进行了调查。
影响 创意型网站或受打击
盗版如同产业链里的嗜血者,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它们依靠吸食上游(也就是音乐内容提供者)的血液持续壮大,几乎将整个唱片业给摧毁了。
https://img0.baidu.com/it/u=1766827305,220448980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70&h=379
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对音乐版权意识不断加强,向唱片公司购买版权成了一种趋势,这引发了行业间关于音乐版权归属问题的诉讼与反诉讼,最终形成了如今阿里系(天天动听、虾米)、海洋系(酷狗、酷我)和腾讯系(QQ音乐)三足鼎立的局面,至今三方仍在互相指责“侵权”。
前几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一份“通知”,这使得人们看到官方开始采取行动规范网络音乐版权 。
2015年7月起,国家版权局启动规范网络音乐版权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网络音乐服务商的版权执法监管力度,推动建立良好的网络音乐版权秩序和运营生态,这是通知中的规定。鉴于网络音乐服务商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现象较为严重,现责令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此类未经授权的传播行为,且要在2015年7月31日前,将所有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对于存在未经授权音乐作品的网络音乐服务商,国家版权局会依法从严进行查处。
一位网络音乐服务平台的负责人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实际上管理层在通知正式发布之前约见了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除此之外,还规定了音乐下载收费的期限。
在我们看来这是好事,国内对版权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日本和欧美,在那些国家,如果下载和上传达到一定数量,就会被严格处理,然而在国内却并非如此。我们发现大家的消费能力在提升,电影票房也在逐渐升高,清理音乐版权的时机已经到来。这个“通知”对大型平台影响较小,其重点打击的是小网站。
这个小网站具体指的是什么 乐童音乐创始人马客解释 管理层面进行打击 音乐人的权利会得到尊重 但政府力量会推进到何种程度 这有待观察 毕竟收费问题已被提及多年管理层力量介入存在好处与坏处,它或许推动了下载收费的进程,却打击了音乐 APP 的创新,海洋系、阿里系和腾讯系对音乐版权形成了垄断,然而它们的创新程度比不上一些小网站推出的手机应用程序,在“通知”的打击下,创意型小网站无法获得版权,它们有可能会倒闭。
对于“通知”内容,腾讯系旗下的QQ音乐尊重正版化进程,酷狗表示会自律,酷狗作为第一批移动互联网应用自律白名单成员,坚决响应并配合政府的相关工作。
应对 未来音乐将专注开发新产品
“通知”的目的之一是对盗版展开最后的打击,其另一个目的是为数字音乐付费进行铺垫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家版权局给了各大网站2到3个月的过渡期 ,各家需自己拿出一套收费方案并实行 ,有偿音乐下载已成定局 。
https://img0.baidu.com/it/u=2745948057,317261879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50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他们会给听众提供免费试听体验,不过要是想下载,每首需支付2元,网站还会推出8元无限下载优惠业务,也就是在优惠期内能够无限下载。
需要留意的是,云音乐打算推出的试听音乐与下载的音乐品质一模一样,甚至试听品质会比当前更高。并且,他们会跟移动运营商开展合作,推出音乐流量等利于民众的措施。不过,这些都尚处于开发阶段 。
国家版权局禁令出台后,音乐下载或将真正迎来“收费”
某网络音乐服务平台负责开发的工作人员称,当下较为主流的是音乐付费包,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歌曲,特别是新歌,鉴于(收费)进程需循序渐进,故而先从新歌着手。版权付费与正版化是必然走向,平台方在这事上并无多少操作余地,主要是予以配合,接着通过推出一些限时优惠、定向优惠等举措来缓解直接付费给用户造成的冲击 。
工作人员还表示,这种格局下,可能会出现优秀的后起产品快速成长的情况,这些产品会冲击到音乐市场食物链的顶端 ,网络音乐传统的老牌产品不会很快消亡,它们会依靠渠道优势向更低端的用户层面下沉。
预期 将有新一轮资金进入音乐公司
“通知”针对的是网络音乐服务商,这对提供内容的唱片公司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因为会有更多资金流入各大音乐公司,进而形成优质版权溢价。
恒大音乐宣传总监王毅表示,这个通知给各大网站设定的时限极短,短到前所未闻。这使他回想起若干年前,国家版权相关部门和监管部门针对国内视频网站盗版内容及牌照问题展开整顿。虽说针对音乐内容,本质上与视频不完全可比。但从当下大家对音乐版权的重视程度,以及大型音乐服务平台对音乐版权的前瞻性布局来看,音乐版权与互联网的关系正走向正常化。如今的互联网平台既充当甲方又充当乙方,大型互联网音乐服务平台会独家购入音乐版权内容,还会扮演原来版权公司的角色,在互联网市场上维权打击盗版。[]
以后或许会出现音乐网站平台,其会如同当下的视频网站一般,独家购进音乐版权,接着将版权分销给其他网站,从而扮演版权代理机构的角色。当然,如今互联网音乐服务正进入一个转型期,之前独家版权争夺战一般为期两年,那你是否可以想象,两年之后,互联网用户已习惯消费独家正版音乐定制服务,互联网平台摸索到固定循环性的音乐传播服务变现模式,新一轮资本注入各大音乐公司形成优质版权溢价时,那些还在唱着“音乐市场不景气”论调的人,应该还是会回来抱大腿的吧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