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2025-5-2 03:26:50

多多课堂走进云南大理古生村,为全国科技小院 2024 级新生送农产品电商公益课

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电商不只是一种商业形式,它更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只要认真学习,只要积极实践,就能为助农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进而实现自我价值。这是7月18日,拼多多“多多课堂”首次走进云南大理古生村。它为正在参加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教育实践培训的2024级新生送上了一堂农产品电商公益课。课后,一位学生在日志中写下了体会。

“多多课堂”来到云南大理古生村,给全国科技小院2024级新生送去农产品电商公益课。刘舟 摄

这是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教育实践培训活动,该活动已连续三年在云南大理举办,今年首次引入电商实操指导课堂。这也是一场线下公益活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在今年5月初联合拼多多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后落地的首场活动。

其间,104名准研究生参与了这场培训,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八所高校,培训内容有关电商产销链路、运营技巧、直播等营销工具。青年学生认真地倾听,仔细地记录,不时举起手机拍下课堂演示的内容,课后还发出感叹,称“新思路被打开了”,“新技能被点亮了”。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可默表示,金可默是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老师,拼多多的加入是本次培训一大亮点,“我们希望借助‘多多课堂’让学生建立市场思维,让‘新学生’快速成长为‘新农人’,未来在解决‘三农’问题时拥有多元视角,更好地助力农产品对接广阔大市场。”

让农产品“种得好”也“卖得俏”

早上八点五十分,培训会场的百余个座位都坐满了。一个简单的提问拉开了培训的序幕,这个提问是“有多少同学用过拼多多”。全场近90%的同学举起了手,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只有消费经验,没有销售运营经验。

张翠玉本科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如今她是沈阳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的一名准研究生,张翠玉作为“Z世代”的一员,习惯进行线上消费,她生活中所需的服饰、水果、百货等都是从各大电商平台购买的,她表示对拼多多最大的印象就是农产品选择多且品质好。张翠玉拼单之前,会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类似“芒果 拼多多”这样的关键词,然后从评论区里找到广受推荐的店铺。

中国农业大学2024级研究生何敏燕也是这样,她习惯带着需求去搜索合适的店铺然后下单 。“我们对种植农产品很有经验 ,对购买农产品也很有经验 ,只是不太了解售卖农产品的方法 。”

本次“多多课堂”公益培训活动立足农产品线上销售方法,从平台特点、开店方式、商品发布、运营推广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讲解,目的是培养更多既熟悉生产者又亲近消费者的“新农人”,把收益留在产地、留给农民。

https://img2.baidu.com/it/u=602558596,290066629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90&h=500

要是农户没有店铺,那就先去了解个人店与企业店的差异,依据农产品的特性挑选合适的类型来操作。店铺起名字要清楚明白,千万不要夸大宣传。围绕电商运营技巧,培训导师重点介绍了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已发布商品信息要具备真实性、准确性和详细性,快递发货要有时效性,店铺商品要有一定的好评比例,以及参与平台活动能增加曝光等,商品标题的作用是便于搜索关键词提取,要突出产品卖点、切中目标消费人群……

拼多多长期对科技小院发展予以支持,它不仅连续两届支持科技小院大赛,还助力云南褚橙科技小院等科技小院,这些科技小院重点研究的农产品得以在线上打开销路,其中包括四川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福建平和琯溪蜜柚科技小院 。上述培训导师称,电商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期望通过培训使学生建立电商思维,以在未来推动当地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科技小院的准研究生们认真聆听培训细节,他们仔细记录这些内容,期望未来能推动农产品的线上销售。王开 摄

张翠玉表示,今天的内容充满干货,十分细致入微,让她对农产品电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反复实践,在运营过程中帮助农户的产品实现从0到1的销售突破。

何敏燕是古生村土生土长的姑娘,她从小看着父辈在田间劳作,一直希望能帮家里减轻负担。古生村科技小院在2021年筹建,与何敏燕家仅一墙之隔。次年,首批参加学前培训的研究生住进了她家。从此,科技小院在何敏燕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成了她报考研究生的目标。

如今,她梦想成真得以进入中国农业大学,随后又来到了古生村科技小院。在7月18日的日志里,她这样写道,培训开始了,导师运用生动的案例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大家揭示了电商的魅力与机遇。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知识,似乎看到了未来农村电商繁荣的景象。

这位热情开朗的白族姑娘受到“多多课堂”的启发,正计划通过直播的方式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 ,她笑着说电商带货非常火 ,拼多多不仅有农产品销售优势 ,还有相关功能 ,这可能是她擅长的领域 。

为村屯农家带去市场思维

科技小院是一种创新模式,由张福锁院士和团队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它集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至今,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其中,古生村科技小院是全国首个迈入“3.0+”模式的科技小院,其目的是在利用农业技术保护洱海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实现农业绿色转型,从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古生村科技小院创立三年后,成长为了科技小院集群,先后吸引了40多支来自全国40多个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团队,还吸引了百余名研究生入驻,为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培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案例素材。

https://img0.baidu.com/it/u=4236901170,149948028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到目前为止,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培训已在洱海流域的古生村开展了三年,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农情怀,激发他们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强化他们从事农业科研服务的使命感,帮助他们在入学后能够快速融入科技小院的研究与服务工作中。

长期以来,农户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投入在作物高质高产的研究和实践上,农学研究者也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投入在作物高质高产的研究和实践上,然而在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还需要开展更多创新实践,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也还需要开展更多创新实践。

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学生指导村民使用施肥器,以此帮助村民提高农事效率。赵渝 摄

此前,在2024全国科技小院大会上,拼多多宣布与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合作,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共同探寻“学—研—商”公益性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黄埔军校” 。

上述行动计划面向全国科技小院推出三项举措,这些举措包括开展各类线下公益活动,比如学术沙龙、研讨会、新农人培训、电商助农等,通过这些活动为科技小院的学子们提供交流切磋平台,并且相关活动每年不少于10场。

本次“多多课堂”走进科技小院研究生学前培训活动,是上述行动计划落地的首场公益活动。优秀的强农兴农人才,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赋能农业生产。优秀的强农兴农人才,需具备跨学科、跨专业、跨产业的思维。优秀的强农兴农人才,除了在种植端解决问题,在销售端也能找到农产品适销对路的方案。山西农业大学学生高嘉星在接受“多多课堂”培训后表示,只有种出品质优良的农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进而让农业生产形成完整的循环,帮助农民实现产量增加且收入增多的目标。

在参与“多多课堂”培训之前,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张坪从来没有想过农产品产后销售的问题,然而在课后,他联想到了之前在古生村帮助村民卖菜的那段经历,当时当地的消费需求少,价格也很低,他由此思考,是否能够把蔬菜组织起来为电商平台供货?随后,他又和同学们讨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货源稳定性、农产品品牌化以及电商可行性等 ,这种解决农村实际难题的研究与在学校做科研差别很大 ,但这恰恰就是科技小院模式的价值所在 。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表示,好的科研不仅要留在书架上,更要摆上货架,直面全国消费者。在此前与科技小院师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不少农研技术及成果都面临推广难、销售难的问题,原因是人才、经验或基础设施的缺乏 。我们期望借助开展新农人培训、科学论坛等途径,来助力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这些人才既要懂得前端科技、技术推广,又要能够运用前沿技术进行后端销售,进而为乡村的产业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云南网记者 彭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多课堂走进云南大理古生村,为全国科技小院 2024 级新生送农产品电商公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