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2025-5-1 23:21:30

泾川文汇爆冷淘汰老牌豪门背后:北海极驰借壳实现逆袭

一支据传由厨子、外卖员、体育老师、高三学生以及保险业务员构成的业余足球队,爆冷淘汰了球星众多的老牌豪门队,如同《少林足球》在现实中上演,来自甘肃县城的泾川文汇,一下子火了。

但事实并非这样。真正实现逆袭的,是一支职业球队。它叫北海极驰。它同样寂寂无名。它借泾川文汇的壳。它让球员闯入更高水平的赛场。

姚军带领着这支队伍,他始终认为,急功近利无法搞好足球。他重视技术,更重视态度,想要将一般水平的队员训练成天才,创造更多“奇迹”。

中国足球寒夜里,需要看到更多“奇迹”。

文 × 祁彪

编辑 × 卢伊

人们还没有从世界杯决赛的热烈氛围中走出来,另外一场足球比赛就已经悄悄结束了。

泾川文汇以2:3的比分输掉了比赛,在新一轮足协杯比赛中未能进入16强,没能继续书写一支业余球队的逆袭故事 。

一个月前,有一支来自甘肃平凉的县级球队,它淘汰了北京国安,这一事件爆出了堪称中国足球史上最大的冷门 。

一群由厨子、外卖员、体育老师、保险业务员组成的业余县大队,干翻了正规军,这样的网传剧情充斥着太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元素,泾川文汇因此获得巨大关注,中国足协专门刊文称赞这支黑马球队的表现,甘肃省、市两级足协和体育主管部门致贺信,各路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泾川文汇成为了风头一时无两的流量宠儿。

当舆论热度消散后,一个更为真实的泾川文汇出现在公众眼前,呈现出这个县级足球俱乐部的两面,一面是A,一面是B 。

它的前身,是由一群足球爱好者组建的业余球队,如今俱乐部里还有不少业余球员,战胜北京国安的球员,是来自广西北海极驰足球俱乐部的专业运动员,这家俱乐部借助泾川文汇的名义,“目的是能让球员有比赛可踢”。

泾川文汇爆冷淘汰北京国安,球衣上印着“极驰”字样。

一战成名之后,王臻格外忙碌,他身兼泾川文汇助理教练、球员、泾川县足协主席等多重身份。甘肃有座偏远小城,人口只有34万,因为足球,这座小城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这无疑会给它未来的足球发展带来好处。

姚军是泾川文汇的领队,也是北海极驰的负责人,他格外忙碌。他忙着找场地安排训练,以此保持球员状态。他与足协沟通下一场比赛的人员名单。他还安排好球员衣食起居的各个方面,他说“就和保姆差不多。”

成名之后,姚军坦率表示心态没什么不同,他坚信只要依照自己的理念管理和打造球队,迟早会取得成绩,只是这次比他预想的要早一些 。

不过,一战成名给球队带来了很多直观的变化,然而成本往往多于好处,有不少人来找他谈投资,不过都是嘴上说得很多,几乎没有落实的,在舆论对泾川文汇铺天盖地的关注和报道中,有些偏离事实,这也让北海极驰的队员有些不满。

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球队训练场地的租金涨了,给出的理由是,他们击败了国安,是有名的球队了,级别不一样了 。“我们给这座城市争了光,却没有优待,还要多花钱,确实让人哭笑不得。”

“俱乐部”

泾川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文汇淘汰北京国安创造了“奇迹”,这使得更多人知晓了这座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甘陕交界处的小城。

而创造奇迹的这支“县大队”,此前在平凉地区已经颇有名气。

2013年,平凉市举办第一届全市足球联赛。在比赛开始之前,消息传到了泾川,王臻等20多名足球爱好者都特别兴奋,随后很快组建了一支球队。

球员里,不少是县里的公职人员,像老师、医生之类,还有些是做小生意的个体户。一开始,县里没建成正式的体育馆,球队邀请了体委的一名老师来参与指导,每到周末就在各个学校的操场上“赶场子” 。

那时王臻在泾川县体育部门工作,他是这支球队的发起人之一,还是球队的球员,球队需要名字,他记得参赛时正式报的名字是“泾川队”,但他们仿照职业队的做法,给球队起了一个自己很喜欢且很帅气的名字,叫“足球俱乐部”。

是泾川县的邮政编码。

第一次代表泾川参赛,“俱乐部”就杀进了决赛。

决赛的时候,县政府与体育局的领导,特意从泾川前往平凉,为球队做赛前动员;县电视台的记者专门带着三台摄像机,全程记录比赛实况;另外有许多亲友从泾川县以及平凉市区赶来,在场地四周围观比赛……也许是以前从未有过这种“待遇”,这样的情景让队里不少球员至今难以忘怀,觉得那“更像是泾川的主场” 。

更让人兴奋不已的是,在那场决赛中,他们打败了当时被视作“全市最强”的平凉悍风队,后来,他们还三次连续获得该项赛事的冠军。

2013年,球队参加平凉市第一届足球联赛。

泾川足球在平凉市名声大振,这得益于“四连冠”,它也让“俱乐部”受到极大鼓舞,从而坚定了这支草根足球队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2019年,泾川县文体部门给予支持,泾川县足协牵头联络,在平凉市泾川县新落成的体育场举办了平凉第一届足球超级联赛。

第一年的时候,有8支球队参加比赛,到了第二年,参赛球队增加到了12支。为了营造足球氛围,带动泾川乃至平凉足球的整体发展,每到周末,我们会挑选一个平凉的县区,组织参赛球队集中到这个县区去进行比赛。王臻表示,该赛事获得了甘肃省足协以及省内同仁的认可,2018年他们代表平凉市参加了甘肃省运动会,此后球队在平凉的知名度持续提升,在甘肃足球圈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

球队组建后,县上给予了很大支持,我所在单位泾川县重点业余体校也是如此,比如我们代表泾川参赛时,每次出去的服装、交通、食宿费用,县里都会帮忙解决 ,王臻说道,在没有代表县里参赛的时候,球队的经费问题就需要通过拉赞助等方式来解决 。

吕斌武早就认识王臻,他经常去看王臻他们踢球,后来慢慢地和王臻成了朋友,王臻比吕斌武小十几岁,吕斌武已记不清王臻第一次找他拉赞助时的情景 。

1997年,吕斌武从泾川一家机械厂下岗,之后他开始创业,他先是从事农机加工,接着开办网吧,还开办了“文汇书局”,后来他又创办了泾川文汇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直到2013年的某一天,王臻找到他并询问,能不能给一点赞助,原因是球队在华亭约了一场比赛,此后数年,他陆续给了球队一些赞助,2014年,“俱乐部”的球衣上,首次出现了“文汇传媒”的字样。

两年过后,球队迎来了首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赞助商,即泾川县臻品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之后球队改名为“泾川臻品”。

然而,缺乏稳定资金来源这一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后来,已然成为泾川县足协主席的王臻再度找到吕斌武,期望由他正式注册足球俱乐部,借此保障球队具备稳定的资金来源。

2021年8月,泾川足球迎来进阶路上的又一关键节点,吕斌武正式注册成立足球俱乐部,几乎在同一时间,泾川文汇与北海极驰展开合作,双方决定共同组建一个职业队,该职业队以后者泾川文汇一线队的名义参加中冠联赛,以此提升泾川足球的影响力和足球氛围,促进泾川青少年足球的发展。

https://img2.baidu.com/it/u=212829227,267217962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960&h=800

自此,“俱乐部”有了真正的职业队名:泾川文汇足球俱乐部。

把队员练成天才

用“借壳”一词来描述泾川文汇与北海极驰的关系,相较于共同组建一个职业队的说法,似乎更能准确地表述清楚 。

北海极驰俱乐部在与泾川文汇达成合作前,已经成立一年多,其队员都是职业球员,他们经过了8至10年的专业足球训练。

而北海极驰能够走到现在,与姚军密不可分。

姚军于1970年在武汉出生,他曾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在甲A联赛效力过。2005年退役后,他还从事过其他行业,不过最后他发现足球才适合自己。

2013年以后,姚军先后在上海、河南等地的足球俱乐部工作,担任过教练,做过领队,还从事过俱乐部的许多职位,这使他对一家足球俱乐部的运行颇为了解,也明晰俱乐部存在的一些问题 。

2016年左右,姚军产生了自己创立一家俱乐部的想法,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 。

直到2019年冬天,姚军带领一支30多人的青训队伍在广西北海进行冬训,后来没想到遭遇了疫情,队伍被困在了那里 。

当时,姚军和青训队租住在海边的一套别墅里,每月租金是两万元,那段时间天天都被封控在别墅里,偶尔会带着孩子们在别墅的小院子里踢球,以此活动一下身体。

封控时间不断延长,这笔租金给姚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此时房东主动提出把月租金降到3000元,“这让人心里感到温暖,或许从那时起就开始对北海这座城市产生感情了”。

时至今日,姚军和房东还是非常好的朋友。

2020年6月,日常生活刚刚恢复正常,姚军就迫不及待地买了高铁票,他准备到别的城市去给这些青训队员寻找出路,然而他的武汉身份证却进不去高铁站,当时他脑子忽然一闪,想着干脆注册一家俱乐部算了 。

其实,此前有几个朋友曾劝他成立俱乐部,姚军一直没下定决心,这次做出决定后,在朋友支持下,第一笔投资很快到位,北海极驰俱乐部正式成立,该俱乐部以30多名青训队员为班底。

北海极驰的队员训练备战下一场比赛。

它被称作“极驰”,一方面是因为其字面意思有“极速飞驰”的含义,另一方面是它和英文“天才()”的发音相似 。

这也符合姚军的建队思路:把水平一般的队员练成天才。

姚军觉得,一些小孩从8岁起就开始踢足球,并且持续8至10年一直投身于足球运动,这是非常困难的,其中有些人表现出众,有些人则未能成功。那些没踢出来存在多种原因,有的是因为不自律,有的是遭遇了运动生涯的瓶颈期,由于没有能力登上更高的平台从而被俱乐部淘汰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不公平的,这还是一个隐患,他被淘汰之后不能踢足球,那他能干什么呢?

姚军成立了俱乐部,他要做的事情是,给那些因遇到瓶颈而被淘汰的孩子一个机会,看看他们能不能经过训练,能不能参加更多的比赛,然后重新走进高水平职业比赛的赛场,最终“练成天才” 。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整个中国男足大环境寒意逼人,北海极驰自成立起,便随时可能面临解散,原因主要是资金问题 。

那时,姚军要维持俱乐部运转,要安排球员训练,还要打比赛,除此之外,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翻通讯录找朋友借钱。幸运的是,姚军人缘很好,每次都能借到钱解决紧急的困难,到了还款日期,他也都会提前把钱准备好,他说“朋友帮了我,我不能再让人家为难。”

“中国足球联赛体系”包含八个层级的联赛 ,分别是中超 、中甲 、中乙 、中冠 、中冠联赛大区赛 、会员协会冠军联赛 、城市联赛以及县区联赛 。其中 ,只有中超 、中甲 、中乙属于职业联赛 ,其余的皆为业余联赛 。

赛事等级是分明的,这也意味着球队必须遵循一条完整的晋升路径,如此才能从业余赛道转向职业。

2021年,北海极驰在广西参加比赛,结果遭遇失利,没能进入中冠比赛,中冠比赛是业余足球领域水平最高的赛事,也是球队里职业球员所能接受的最低水平的赛事 。

北海极驰遇到了自成立后最大的挑战,要是没有比赛可打,这些职业足球运动员或许会流失,去寻找能参加较高水平比赛的球队,俱乐部可能会因此解散。

姚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职业运动员不打比赛,就如同在浴缸里练习游泳。”为了给队员寻觅到合适的“泳池”,姚军想出了借壳参赛的办法。

借壳的概念,最初源自金融界,它是指一家母公司(集团公司),将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即“壳”,以此让母公司的资产能够实现上市 。

姚军需要把公司换成球队,把上市换成上赛。

经过审慎分析,他最后将目光投向了位于西北边陲的甘肃。

过去数年,这里没有俱乐部参加全国比赛,只要能和当地俱乐部达成协议,就可以甘肃球队的身份参加中冠比赛,距离打入职业联赛只差一步之遥 。

《少林足球》剧照。

在找到泾川文汇之前,姚军考察了甘肃的很多地方,他发现,拥有注册足球俱乐部的地方数量并不多。经过一番兜兜转转,最终,甘肃足协向他介绍了泾川文汇。

2021年7月,泾川文汇与广西极驰足球俱乐部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参赛球队的所有费用均由北海极驰承担,球员每年至少要在泾川训练一段时间,以帮助当地推广足球,在此期间产生的费用同样由北海极驰承担。

在那之前,泾川文汇有不少来自本地的业余球员,这些球员年龄偏大 。吕斌武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 ,球队一共有152人 ,其中70多人为本地球员 ,这些本地球员有的在医院上班 ,有的在体校上班 ,还有的在公安局上班 ,他们周末经常组织比赛 。

签约之后,这支队伍开始拥有更为年轻的职业运动员,并且获得了闯入更高水平赛场的可能性。

不过,泾川文汇并不是姚军唯一的“壳”。

今年,他带领北海极驰,通过借壳广东的一家球队,成功杀进了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8强,其目标是夺得冠军。

姚军讲道,在其他地方借壳时,对方一般会给予一定的比赛补助,然而泾川文汇没有这种情况,不过为了能让队员踢更多比赛,他依然接受了这样的条件,“只要队员有比赛可打,我们也不会在意那么多。”

“不能动我的球队”

姚军带领球队借壳泾川文汇后参加了中冠联赛,连续两年打进总决赛,近两年成绩分别是中冠15名、14名,获得了参加2022年足协杯的资格,于是在今年11月17日,出现了点球大战淘汰北京国安的大冷门。

https://img0.baidu.com/it/u=517465504,2216009340&fm=253&fmt=JPEG&app=120&f=GIF?w=608&h=342

在与北京国安比赛前夕 ,姚军听闻基地一位服务人员讲述 ,国安将于19日飞往福建进行比赛 ,他觉得机会降临 ,表示“19号进行比赛 ,17号肯定不会派出特别厉害的主力 、实力很强的球员 。”

比赛开始之前,国安的出场名单让他感到意外,名单里不全是替补,很多主力队员和国青队员都上场了。

相比之下,姚军的队伍有好几个主力没上场,这其中存在伤病因素,同时也因为中冠总决赛名次不好,导致队员心态出现了问题。

姚军解释,赛前队内做过选拔,只要心态好就会被带走 ,心态好意味着态度更加积极,更愿意打这场比赛 ,他后来带了20名队员过去 ,这些队员来自中甲 ,来自中乙 ,还来自青训 。

这也是姚军选拔参赛队员的一贯标准,技术能力是其中一方面,心态、态度更需要纳入考量范围。

后来的结局虽然不太精准,却备受人们喜爱谈论:有一支县级业余球队,据说成员包括厨子、外卖员、体育老师、高三学生和保险业务员,他们淘汰了中超排名第6的北京国安,这一结果堪称中国足球史上最大的冷门 。

泾川文汇在点球大战中淘汰了北京国安。

战胜国安的球员都是北海极驰的专业足球运动员,网传的厨子、外卖员等是谣言,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们的球衣上都印有大大的“极驰”字样,即便如此,这也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但对于这场“奇迹”,姚军显得较为淡定,他表示,“我知道依照我的思路前行,结果必定不会差,只是没料到出成绩会如此迅速,继续给我时间,我还能够创造更多的辉煌。”

姚军有底气说出这样一番话,“金元足球”泡沫破灭后,许多原本在高水平联赛效力的队员突然没了去处,而姚军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抱团取暖之地 。

后腰李家伟20岁,他曾效力于江苏苏宁队,该队是2020年的中超冠军,能在中超球队踢球,在全国范围内已极为稀少。

前锋国洪涛22岁,在上海申鑫青训队里是拔尖球员,身价曾达2000万元,然而2020年上海申鑫因债务危机退出中国足坛 。

此外,李加俊21岁,毕业于江苏一所知名高校,周禹庭22岁,也毕业于江苏一所知名高校,对战国安时攻入第2粒进球的刘建新是南京大学2022届毕业生,他们在校期间效力于南京城市队,南京城市队曾用3年时间从中冠一路跃进中甲 。

这样的球员,其能力不容置疑,只是因为遭遇足球寒冬,他们的职业生涯被改写,姚军要做的是,给这些球员提供尽可能多的比赛机会,保持并继续提升其能力水平,期望将来有机会走向更大的舞台。

这样的球员配置,显然与网传的“杂牌县大队”截然不同 。

对阵国安前,姚军在更衣室讲解战术。

不过,一战成名后,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战胜国安后没过多久,姚军接到了吕斌武打来的电话,吕斌武提出要拿走球队的注册管理账号,还说要管理球队。然而姚军觉得,球员的转进转出极为专业,有时在几分钟内就得完成一整套流程,这可以说是一个球队的基础与命脉,更是他的命,他要将球队架构、运行机制紧紧握在手中。

两人大吵了一架,原因是一方表示其他事情都可以不管,然而打自己球队和球员的主意是绝对不行的,称这是自己的底线 。

所幸,这只是双方合作的一个插曲,双方最终达成谅解。

一战成名后

姚军认为,足球与其他事物不同,它存在着客观规律,具有周期性,培养球员要脚踏实地,需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急功近利无法把足球搞好。

因此,成名之后,有许多投资主动找上门来,姚军对此都保持着谨慎态度,即便资金一直是困扰球队发展的大问题 。

目前 一线队有40多人 U19梯队有10多个人 U17梯队正在组建 此外还有多名国内外教练 专业医疗救护人员以及综合保障团队等 这种与职业足球俱乐部几乎完全相同的配置 每年保守花费达400万 比赛日一天的花费就要2万块 球队目前造血能力很弱 非常缺钱

姚军认为,不能因为缺钱就牺牲球队的未来,因为这背离了他的初衷。他还表示,如果有资本趁热度进来“乱搞一气”,自己有可能被踢出局。他说,如此一来,他以往的努力都要白费,最终受害的还是球员。

正因如此,“干什么都可以,但是不能动我的球队”成了姚军决定一切事情的准则,这条准则要求极高,使得所有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人都暂时不敢涉足 。

战胜国安后,舆论对泾川文汇给予了铺天盖地的关注与报道,这让北海极驰的队员产生了一些不满,不过这些不满都被姚军“骂”了回去 。姚军表示:“说实话,很多报道确实与事实存在一些出入,然而既然合同已经签订,事情已然开始,那我们就不应抱怨什么。”

至于球员提到的奖金分配问题,他对球员表示,倘若收到这笔钱,会一分不少地发放给大家,要是没收到,大家也别惦记,继续踢好比赛就行。

姚军的心态已经放得足够好了,然而成名之后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让姚军哭笑不得。

原有训练场地已达不到训练要求,需要重新修葺,姚军只能重新租赁场地供球队训练备战,“租给别人一人一天200元,租给我们要300元,理由是我们战胜了国安,有了名气,级别不一样了,所以要涨价。我们为这座城市争了光,却没有优待,还要多花钱,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类似的情况不止这一桩。球队统计了近两年的电费,发现比别人贵了一倍,多收了好几万块。“我们询问物业能否退还给我们,结果得到的答复是以后每月可以少收我们2000块。”

随着足协杯下一场比赛临近,北海极驰在报名时遇到了问题,原本大名单中的球员,有三人受伤,四人合同到期离队,姚军表示,一下子少了不少人,他紧急与足协协调,看能否补充一些球员进去 。

所幸,随着新一轮足协杯比赛开始,这一问题都已得到解决,泾川文汇或者说北海极驰的逆袭之旅还将继续。

就如同处于寒冬中的中国足球,寒意十分强烈,不过总会存在那么一丝温暖,能让人隐隐约约看到一些希望。

泾川文汇主教练尹优优参加赛前新闻发布会。

12月18日,在世界杯决赛打响前数小时,这支球队再次站上草地,此次他们的对手是济南兴洲,济南兴洲是中乙冠军,且同样爆冷淘汰了中超球队 。

95分钟过后,泾川文汇输掉比赛,且是以一球惜败,最终在2022赛季足协杯比赛中未能进入16强 。

赛后采访时,姚军依旧对这一结果表达了满意之情,称他们主要是来锻炼与学习的,打到当前这个阶段并非易事,感激中国足协给予了这个机会,大部分球员都是首次参加足协杯,所有球员拼劲都十足,这大家也都目睹了,能踢到足协杯这个阶段他们已然很知足了。

直到如今,姚军已经52岁了,他依旧是单身状态,身边只有一条养了6年的狗陪伴,无论去哪里训练,他都会带着这条狗,无论去哪里比赛,他也都会带着这条狗。

他把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足球 ,他说自己满脑子都是足球 ,和别人相处时除了聊足球没别的话题 ,平时除了训练就是分析比赛录像 ,很难找到合适的女孩子 。后来他自己想通了 ,他父母身体健康 ,经济状况也还可以 ,不需要他照顾 ,他正好能全身心投入足球事业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泾川文汇爆冷淘汰老牌豪门背后:北海极驰借壳实现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