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金弦实践队连续3年奔赴巴塘开展深度实践
——记电子科技大学金弦实践队通讯员 葛仁鑫 中国教育报记者 倪秀
在一线·到基层寻找青春答案
暑假期间,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学生周文凯和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样出行,他们从成都出发,前往四川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巴塘县,这段路程有700多公里,是从平原驶向高原的车程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金弦实践队从2022年开始,已连续3年前往巴塘,巴塘是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他们在那里开展深度实践。弦子是藏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巴塘县被誉为“弦子的故乡”,金弦实践队的队名由此得来,其寓意是他们是专注于巴塘的实践队伍。
今年,金弦实践队由1名指导教师、5名研究生和5名本科生组成,在往年基础上,继续发挥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在巴塘优化乡村人力资源数据库,进行专项调研,开展科普支教,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奏响高原上的“金弦之音”。
https://img0.baidu.com/it/u=3983177279,410831326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0&h=500
在巴塘县社会力量发展中心集群二楼大厅,一块大屏引起了队员们的留意,大屏上显示巴塘县正在构建乡村人力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能够有效地整合县内的人力资源信息,还能为用户搭建一体化线上平台,用于了解(发布)求职信息、创业政策以及技能培训,目前该数据库正在进行测试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研究生李彬说,他们几个同学具备程序设计、代码优化等技能,正好能派上用场 。经过连续多天测试 ,他们发现数据库存在图示图例不恰当的问题 ,还存在后台管理系统与可视化前端匹配不足的问题 ,也存在检索精确度不高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优化建议 。
此外,金弦实践队针对巴塘县中小学生,举办了一场物理科普讲座,讲座名为“寻光之旅”。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徐静莎是主讲人之一,她惊讶地发觉,很多孩子几乎未曾做过实验。“我们带领同学们亲自开展各种光学实验,他们眼中都闪烁着光芒” 。
金弦实践队从2022年首次前往巴塘起,便把科普支教当作实践的关键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辅导员田镕恺已两次带队前往巴塘,他谈到,一开始实践队只是做科普,后来不少家长提出需求,希望能为学生相对薄弱的学科进行辅导,于是实践队今年开设了暑期公益辅导班,该辅导班为期10天,分小学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和初中3个教学班,为100余名学生提供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课程的辅导。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学生杨长霖说,数学课上他不是从例题讲起,而是分享数学家的有趣故事,讲述数学思维的奇妙之处,这样的教学方式成功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特别是初二的甲措和志玛两位同学,每次下课都会“缠”住他问很多问题。
https://img0.baidu.com/it/u=2464158575,61997815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500
支教结束后,怎样延续这些教学方法呢?学校的“电子信息+”特色再次展现出来 。
田镕恺表示,金弦实践队和当地教师深入交流,为他们打造能实际操作的实验课程,当前已生成22个视频教案、28个文字教案,“大家正商议创建电子科技大学理科在线课堂,以便随时给当地教学及实验给予专业支撑” 。
队员们把自己当作巴塘人,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能让孩子们了解世界,能让孩子们探索未知,能让孩子们期许未来,是一扇美好的窗 。共青团巴塘县委书记翁加感慨地说 。在实践队临走的前一晚 ,他为队员们献上哈达 ,真诚地表示感谢 。
金弦实践队开展了青春助农实践,开展了红色研学实践,开展了非遗调研等各类实践,把自身行动融入到巴塘发展的方方面面。
电子科技大学团委书记陈龙介绍,学校今年暑期遴选了100支重点队伍,这些队伍奔赴全国24个省份84个市州,让同学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而金弦实践队充分利用学科特色和专业力量支持巴塘县发展,推动实践取得实效,它是我们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缩影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