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会展业去年起步发展飞速 但现因何步入冬眠期?
宁夏会展业真正开始发展是在去年。西北最大的会展平台,也就是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后银川会展经济发展速度极快。从去年7月底到现在,各类展览、论坛、会议等活动每月都超过10个。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仅会展中心就先后举办了近30场大型展会。会展中心主任赵向阳介绍说,该馆投入使用后,成交额达到了8亿元,还间接带动展会外的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各类延伸消费接近30亿元。然而,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以及一些硬件设施存在限制,会展活动当下正逐步进入“冬眠”期 。会展服务差强人意
目前我区会展经济存在“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短板。进入11月后,银川国际会展中心闭展,不再接待任何展会。据了解,此期间要求办展的企业接连不断,却被一次次拒之门外。除天气寒冷导致消费者大幅减少外,展馆内保温设施不完善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银川会展协会秘书长邢寿宁向记者透露,博客上存在这样的评论,即银川环境良好、空气清新,然而服务却不尽如人意,这对我区会展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尽管近几年银川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进步显著,可是餐饮、住宿、交通、金融、旅游景点等城市配套服务仍无法满足会展业发展需求,星级宾馆的短缺问题格外突出。如今,银川市三星级及以上宾馆数量相对较少,这给参会人员造成极大不便,特别是在今年“宁洽会”期间,因前来的嘉宾众多,食宿成了最大难题,许多人只能被安排到距离较远的永宁县和贺兰县 。
会展人才一将难求
https://img2.baidu.com/it/u=3149256283,9370672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458&h=280
过去在人们思想里,认为放个气球就是会展经济,随着社会发展,会展经济成了多功能、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所有从业人员得是高素质专业展览人才,像会展业策划人才、高素质管理者、会务接待服务员等。我区目前从事这个专业的人才很少,不到一百人,缺口超90% 。
邢寿宁表示,会展经济属于智力经济,一场成功的展会,要有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来精心策划,还得有专门的展览公司来承办。当下上海有800多家专业会展公司,北京和西安也各有上百家,然而银川市会展协会的100多家会员单位里,专门从事会展的不到10家,名牌展览公司更是稀缺,人员素质不高,组织管理混乱。
各方共同努力寻找会展经济出路
银川会展协会秘书长邢寿宁向记者透露,打造一个品牌展,组织者常常要历经诸多艰难困苦,国外展会行业存在“前后4个月禁止举办同类展会”的行业规则。在众多大的省市,均设有专门针对会展的协调机制与管理办法,然而我区至今尚未拥有任何协调机制与管理条例,门槛较低且缺乏行业约束机制,这极易致使展会数量过多过滥。
https://img0.baidu.com/it/u=906015227,397830746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33&h=500
邢秘书长表示,银川是内陆城市,当地经销代理企业居多,对会展经济了解匮乏,很多企业连如何参展都不清楚,仅靠协会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赵向阳觉得,会展业从开始到发展壮大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宁夏的经济基础以及环境优势都不突出,唯有借助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共同进行策划、挖掘,积极培育品牌展会,走市场化运营的道路,会展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里持续提高水平,朝着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记者 张 瑛)
CNENA全站展会信息是由会员发布的,网站已经履行了严格的审核义务。由于办展过程存在不可控性,站内部分展会可能会出现题材变化的情况,也可能会延期举办,或者取消举办,所以参展参观前一定要再次与对方核实!CNENA和站内所有展会之间不存在主办、协办或承办等关联关系,要是遇到参展纠纷,需追究组展主体的法律责任!
发布会展信息参展企业对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