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网商银行发布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助力小微企业提额
7月18日,总部位于杭州的网商银行发布了“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这在行业内尚属首次,此次发布将人机互动技术应用于信贷审批 。小微企业主与过往金融机构获取用户信息的方式不同,他们能够自行将合同、发票、店面等资产拍照后上传至系统,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些材料,进而分析其经营实力,以此判断出更为合适的贷款额度。
网商银行给出的数据表明,“百灵系统”推出的提额自证任务能够助力用户平均提高3万元额度,不少用户甚至能够获取超过10万元的信贷额度提升。
多年来,银行运用数字技术,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线上融资服务,其效率持续提升。
https://img0.baidu.com/it/u=3187154076,106922458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随着小微金融环境发生改变,数字信贷解决了小微企业贷款“有没有”的问题,然而贷款额度“够不够”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有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51%的小微商家期待能有更高的贷款额度。
那么,银行怎样才能有效地为小微企业增加信用呢?答案当然离不开金融科技手段,要改进授信审批模型,借助大数据描绘客户画像,识别有效的融资需求,还要优化风险管控。
新的科技风控模式“百灵系统”应运而生 。网商银行CRO孙晓冬表示 ,额度不够是因为金融机构对小微商家的画像刻画还不完整 。虽然识别出了征信 、工商 、税务 、移动支付流水 、网络经营行为等数据 ,但是依然还有很多个性化资产无法被识别 。
显然,在服务小微企业时,仅靠标准的交易流水,无法精准刻划企业完整经营状况,也无法还原其完整经营状况。传统的信贷模式,是从机构获取数据来评估整个商家。实际上,对银行来说,没办法完全掌握小微企业的经营信息。
孙晓冬觉得,从“自证”到“他证”属于传统模式方面的突破,这会是未来整个数字化信贷风控的一个核心基础 。要是让小微客群主动上传能证明自身经营情况的资料来进行“自证”,就能了解得更全面 ,进而给出更高的贷款额度 。
https://img2.baidu.com/it/u=2921544535,419953729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30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除网商银行外,杭州的各家银行在提升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方面也展开了新探索,它们以省市推出的线上综合融资平台为基础,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与措施。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的“浙里查”“中银i普惠”等智能风控系统,达成了线上线下、对公对私数据信息的一键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基于银税互动的信用类“快易贷”、基于供应链商票融资的“e票贷”等,为小微企业推出了多样式的线上融资服务专案。
近两年,一些大型险企通过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为小微企业增信,效果显著,大量中小银行的风险分担能力因此得到提升。
杭州一家多年从事信贷研究的银行人士称,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大阻碍,不过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合理运用线上资源,借助大数据和AI进行分析,实现降本增效、精准管控风险,能够探索出更全面服务小微企业的路径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