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煤炭市场低迷挣扎,进口煤真不是价格下滑替罪羊
煤炭价格大幅下跌,有人将责任归咎于进口煤。当下,有关煤炭市场的讨论,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寻找替罪羊的游戏,进口煤似乎处于舆论焦点。然而问题是,进口煤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能颠覆这么大的市场吗?事实并非这样。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可这一回,煤炭市场的“狼”明显不是进口煤,而是另有原因 。2025年,煤炭市场仍在低迷状态中艰难挣扎。回顾这两年的数据,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特别是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期间,几乎达到了“见底”的态势。有人将矛头对准进口煤,觉得是廉价的国际煤炭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致使价格暴跌。然而数据不会说谎,背后的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先瞧瞧国内的供应与需求状况。在2023年上半年期间,国内原煤产量达到了23.2亿吨之多,并且与去年同期相比还出现了增长,增长幅度为4.4%。于此同时,火电的需求却出现了问题,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下降幅度为1.7%。除此之外,新能源的发展态势咄咄逼人,风电以及光伏发电量的增长幅度一个比一个惊人,这直接导致火电的市场空间被挤压得十分有限。最终的结果便是,煤炭在港口堆积如山,库存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秦皇岛港的库存,在2023年6月时,甚至突破了800万吨的“警戒线”,如此情况下,压力怎么会不大呢?
再看进口煤的情况。确实,在2023年上半年的时候,进口煤炭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3%。然而,其总量仅仅只有2.2亿吨。这一总量仅占国内消费量的7.8%。更为关键的是,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在2023年4月就已经弱化了。此时,国内外的价差缩小到30元/吨以内。这使得基本没有了套利空间。有人称进口煤是“价格杀手”。但从数据方面来看,它更像是一个“市场平衡者”。
所以,煤炭市场面临困局,这显然无法仅用单一的进口问题来解释。若要弄清楚其中的真相,那就必须从供需、政策、国际市场等多个角度进行梳理。
一、供大于求:库存爆炸的根源
https://img0.baidu.com/it/u=252011715,319702362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7&h=402
很多人认为煤炭市场近期的低迷只是短期情况,然而实际上,早在2023年问题就已埋下隐患。在这一年,国内煤炭供应表现极为出色。原煤产量平均每日达到1280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遗憾的是,需求却不尽如人意。
火电的边际需求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这一情况能够从火电发电量出现负增长推断出来 。与此同时 ,新能源发电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在2023年二季度 ,风电发电量同比增幅高达21.4% ,光伏发电量同比增幅高达32.8% 。新能源的兴起直接致使对煤炭的需求降低 ,进而形成了一种“供需倒挂”的局面 。
更糟糕的是,2023年港口库存压力不断上升。环渤海主要港口的煤炭库存同比大幅增长38%,呈现出近年来少见的高库存状态。这种情形就如同市场中的“水龙头”已完全打开,然而“水槽”却被堵塞,煤炭价格因此被压制得极为艰难 。
二、进口煤:错背的黑锅
再讲讲进口煤的情况。2023年上半年,进口煤炭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93%。看到这个数字,不少人情绪激动起来。有人说:“这不是明显进口煤抢占了我们的工作机会吗?”然而经过认真分析就会明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进口煤在总消费量里的占比不足8%,根本无法对国内市场的整体形势造成撼动。其次,进口煤的价差优势也在变小。2023年4月以后,进口煤到岸价与国内煤价的差距缩小至30元/吨以内,这表明“便宜煤炭”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力度大幅降低了。
更有意思的是,进口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动力煤的进口量处于增长态势。然而,冶金煤的进口量下降了12%。这表明,进口煤的增长并非全面性的。而是集中于个别领域。与其讲进口煤对市场造成“冲击”。不如说它是在填补市场的一些缝隙。
https://img1.baidu.com/it/u=159750033,184728203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42&h=500
三、政策调控:价格弹性的压缩
政策调控也是影响煤炭市场的一大变量,除了供需和进口的因素,以2023年为例,煤炭中长期合同的履约率达到102%,创下了历史新高,这种合同机制锁定了市场上70%以上的交易量,自然会削弱现货市场的价格弹性。
国家发改委出台价格调控政策,严格限定了煤炭价格的波动空间。表面上,这么做是为了稳定市场,避免价格大幅涨跌。但实际上,这使得市场丧失了自我调节能力,价格下行趋势愈发显著 。
四、国际因素:能源市场的连锁反应
最后,还需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2023年,全球能源市场历经了一场“价格重构”。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62%,原油期货价格在70美元/桶左右波动。这种全能源体系的价格重塑,必然会对煤炭市场产生传导效应。
国际能源价格整体处于走低状态,中国身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国内煤炭价格出现下行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这如同一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多米诺骨牌”,中国的煤炭市场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煤炭市场处于低迷状态,这归根结底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造成的结果。将其原因归结于进口煤,这不仅仅是对市场规律存在误解,还更容易掩盖那些深层次的问题。有人表示,煤炭行业唯有转型为煤化工才能够寻得发展出路,然而转型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方法,其中的投资风险同样不能被忽视。与其把时间耗费在“甩锅”这件事情上,倒不如静下心来,切实研究明白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有人表示,煤炭市场的未来充满希望,然而,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我们必须先认清实际情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