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骑电动车送外卖爆火,揭开几大外卖平台大战序幕
近期,刘强东骑电动车送外卖,还与骑手吃火锅,相关视频在网络上爆火,这一事件揭开了几大外卖平台大战的序幕,在这场平台较量中,商家更青睐哪家平台,骑手在哪家平台赚得更多,消费者又喜欢哪个平台,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 文/图
商家忙着打包外卖
外卖高峰时段骑手正等待配送
商家
美团饿了么抽成高 京东外卖平台佣金较低
在南昌地铁大厦附近的地下商城里,有一位年轻老板小黄,他刚刚把熬好的银耳汤进行了打包,随后将其递给了骑手,小黄表示,这个月他刚申请入驻京东外卖平台,目前三家平台同时挂着商品,他希望这样做能够多吸引一些客单量 。
这家以养生甜品为主打的店铺,在红谷滩商圈已开业一年,其均价20元左右的甜品深受周边女性白领喜爱,按理说不愁销路,然而外卖平台的规则却让小黄压力颇大,该店在美团和饿了么的抽成大概都在26%左右,要是遇到外送补贴、神券补贴等活动,还得自己掏钱补贴几元,算下来最终平台抽成要到40%左右 。
https://img0.baidu.com/it/u=3860223244,212208230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13&h=500
据小黄讲,当下入驻京东外卖的商家,佣金大概在6%上下。“这等同于节省了一大笔成本,对我们小店而言颇具吸引力。”然而,他也表示,美团和饿了么的用户数量更多,目前订单量仍占主导。“在外卖高峰期时,美团骑手来取餐的频次显著更高。”
谈到经营心得,小黄强调,不同平台有不同的作用,美团和饿了么流量大,能帮助店铺提高曝光度,吸引更多顾客到店进行线下消费,京东外卖作为新入局的平台,可以帮店铺增加收入,只要平台不搞“二选一”,良性竞争对商家最有利。他表示,入驻京东外卖平台的审核相对更为严格,这使他对平台的发展前景颇为乐观,因为这种严格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毕竟他们是老老实实做产品的,竞争不过那些玩套路的“网红店”。
记者走访时发现,有不少商家同时参与了多个平台。一家连锁奶茶店的老板称,多一个平台就意味着多一条途径,不过最终还是要依靠产品来赢得市场。即便平台给出的补贴十分具有吸引力,但若产品品质无法达到相应标准,顾客便不会再次选择购买 。
骑手
目前京东外卖平台单价更高 拿到手的钱多一点才是关键
小刘现在是京东外卖的全职骑手,他原本在美团平台送外卖。今年京东进入外卖市场,他发现京东的订单单价更高,于是选择加入。小刘说:“作为骑手,我们期望京东入驻后,外卖小哥的待遇能有所改善。”
小刘回忆,以前他在美团跑单,送餐单价高时一天能接70到80单,收入大概400元 ,但现在美团送餐单价降低了 ,1公里左右的外卖单 ,美团平台每单只有3元左右 ,而京东外卖同样的单子收入大概是5元多 ,这样算下来每天能多赚一百多元 。据小刘讲,最近尝试点京东外卖的人变多了,然而京东的骑手数量比较少,所以每位骑手分到的订单量会比其他外卖平台多一些。不过,从街面上能看到,跑美团的骑手数量仍是最多的。
万师傅是一名骑手,他与小刘不同,有着五年多兼职配送经验,一直在美团平台跑单。万师傅表示,自己习惯跑美团,还说京东外卖近期送餐单价高,可能是为了推广品牌,平台通常如此,等站稳脚跟后,骑手单价可能又会降低 。而且我通常下午下班后会去跑几个小时外卖,美团的接单情况相对稳定,所以我还要观望一段时间,短期内我不会更换平台。”
京东外卖平台承诺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万师傅觉得这对自己没什么吸引力,原因是他兼职跑外卖,自己所在单位已为他缴纳了五险一金 。小刘表示,目前南昌的京东外卖平台尚未推行该政策,他担心缴纳五险一金后,自己拿到手的工资会降低 。他坦率地说,他认为很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只是短期内赚取一些钱来作为生活的过渡,不太可能一辈子都送外卖,因此拿到手的钱更多一点才是关键所在。
顾客
外卖平台不存在客户黏性 哪家便宜点哪家
https://img1.baidu.com/it/u=2801573187,138518756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在这场外卖平台大战里,受益最直接的可能是消费者 。曹先生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订单记录 ,说现在点外卖有点像回到了2015年外卖平台刚出现的时候 。他还表示京东最近推广力度很大 ,经常发券或者推送特价商品 ,五六块钱就能点到一杯奶茶 ,比去店里用小程序下单还便宜 。
记者发现,在南昌红谷滩万达广场,有同一家奶茶店,其一款原价15.99元的美式咖啡,在京东外卖平台上的到手价为18.69元,配送费为2.7元,在美团平台上的到手价为18.59元,配送费为2.6元,在饿了么平台上的到手价为15.99元,配送费为2.7元,饿了么通过减免配送费实现了最低价。记者发现,若选择在京东外卖平台购买减免配送费的特价拿铁咖啡,京东的到手价仅为7.9元,美团的到手价为19.59元,饿了么的到手价为16.99元,由此可见,在特价产品方面,京东外卖平台优惠力度较大。
在配送服务方面,美团与饿了么的表现较为相近,美团预计的最快送达时间比京东外卖快约25分钟,其最晚送达时间也比京东外卖快约25分钟。然而,京东外卖平台明确表示,如果配送超时20分钟则可免单。美团规定,配送超时20分钟会赔付4元,若超时30分钟则赔付6元。饿了么虽说赠送了蜂鸟准时达服务,可是并未写明赔付金额。
在平台使用便携度方面,京东外卖平台没有开通在线联系商家的功能,只能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在这一点上,美团和饿了么具有优势。
曹先生直言,他认为外卖平台对消费者而言不存在客户黏性,外卖平台本质上只是中介,哪家便宜就选哪家,有优惠就利用,这种心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尤为普遍,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年轻人均表示已安装多个外卖App,通常会比价后选择最优惠的下单 。
记者手记
平台竞争别只盯着价格 还有更多可为
当下外卖平台展开对决,这不禁让人回忆起多年前打车平台的那场大战,当时通过低价补贴,短期内的确能让消费者获利,然而随着滴滴耗费14亿元、快的耗费10亿元,40多家打车公司在这场纷争中消失殆尽,最终,滴滴与快的选择言归于好,合并成为了如今的滴滴出行。没有了竞争对手的制衡,曾经吸引用户的补贴像潮水一样退去,网约车价格不断攀升,消费者曾经享受的低价红利,就如昙花一现。
如今,京东外卖强势进入市场,打破了美团和饿了么长期形成的双雄局面,各种优惠补贴纷纷出现。但是在“薅羊毛”的背后,不禁让人担心,这会不会只是一场短暂的狂欢,当平台回归理性后,消费者是否会面临价格上涨?从长远角度看,这种低价竞争是否真的对市场健康发展有利,还是会像打车平台那样重蹈覆辙,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目前,各大外卖平台对骑手的权益保障存在很多不足,劳动关系模糊,平台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社保责任,骑手收入高度依赖算法规则,商家在与平台的博弈中,议价权几乎完全倒向平台,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骑手和商家的切身利益,也不利于整个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外卖平台竞争不应只局限于价格,还应体现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体现在提高用户体验方面,体现在保障劳动权益等多个方面。职能部门也应通过加强监管等手段打破行业垄断,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只有这样,外卖市场才能在健康轨道上发展,外卖市场才能在有序轨道上发展,消费者、商家和骑手才能在这个生态中实现共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