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2025-4-30 16:09:13

新能源汽车获各国支持,产销量螺旋上升趋势明显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自电子或者氢燃料,其在使用期间不存在化石燃料的燃烧情况,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获得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大发展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过去三年,我国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大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规模同样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过去三年,我国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大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已经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9.4万辆,销量达到77.7万辆,产量同比增长53.8%,销量同比增长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会有质疑的声音,不过在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确定,只会持续向前发展。从数据方面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呈螺旋式上升,2017年是50万辆,2018年是80万辆,而2019年预计会达到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的数量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意义重大,若能实现,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有了支撑百万量级规模的能力 。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处在形成阶段。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在其中强势领跑。与此同时,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作为代表,裹挟着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该行业,它们走的是与传统车企完全不同的道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在全球覆盖的城市数量,将从200个增加到400个,并且主推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微型电动车,另外,明年比亚迪会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了“擎天柱计划”,该计划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展开,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为辐射点,组建各城市的公共出行运营平台以及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1000座换电站,运营10万台车辆。

吉利会开发多种电动车型,吉利会开发多种混动车型,吉利还会开发多种插电式混动车型,在2019年,吉利计划推出5款以上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数额达140亿元,正在筹备建立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八家银行,其中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在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着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约800亩 。

威马汽车计划自2019年开始,以每年推出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百度系统。新车定价在20万元左右。新车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变化多端,传统车企加快转型布局,造车新势力进行融资建厂,这些都将促使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https://img2.baidu.com/it/u=3628205366,234316823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经历过共享单车从繁荣走向寒冬的过程,共享的优势和隐患就非常明显了。当下市面上多数分时租赁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它随借随还、可自由支配,这吸引了用户。然而,充电桩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并且还车点匮乏,这致使行业运营效率低下,共享汽车便利性欠缺 。

即便这样,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进入了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也纷纷进入该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之一,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也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之一 。

共享汽车运营规模持续扩张,运营区域不断扩大,其经营难度与经营压力随之增大,行业规范运营亟待加强,比如完善保险,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者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没有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被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生活流动,另一种是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商用车有希望率先开始行驶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推行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如今已近乎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处于政府采购及城市交通管制范畴,有望迎来新一轮电动化热潮。

大家都知道,在大城市解决个人出行交通问题时,被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样的道理,解决货物出行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像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的短板,完善“货交”系统,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需的,货物们定时上车,定点上车,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形成一个有序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形成一个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进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进行了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依旧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短板 。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愈发突出,整体建设规模已严重滞后。

数据表明,到2018年年底时,我国各类充电桩数量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和国家规划的1∶1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是,将“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预计下一步要做的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鼓励智能充电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鼓励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的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激情8》里,有黑客攻击致使交通瘫痪的场景,这已并非科幻,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相加等于未来汽车,车联网和新能源会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火锅一边开车的情景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会有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它以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它不仅拥有“朋友”属性,能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能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https://img0.baidu.com/it/u=2414150156,389053602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14&h=500

新能源汽车包含混合动力汽车(HEV),包含纯电动汽车(BEV),包含燃料电池汽车(FCEV),包含氢发动机汽车,还包含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步取得了成效,不过弊端也已开始呈现。所以,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会获得更多的政策关注与支持。

着眼于未来,会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也会重点突破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会成为发电的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会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回收利用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回收利用体系还不够健全,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需要提高,回收利用成本高且盈利困难。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会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做系统梳理和规定,会对连接方式做系统梳理和规定,会对工艺技术做系统梳理和规定,会对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强化对运输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强化对储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以补贴的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加以规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会渐渐规范起来,从而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纯电动A0、A00级市场依靠补贴政策支持,凭借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了一定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不过,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有希望再次兴起,它具有不依赖补贴、暂时无需上牌的优势,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阶段,进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

低速电动车有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能力,然而缺少技术标准,也没有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问题突出,中小企业产品还没有售后服务,它虽占据了三四线城市,可若想真正获得消费群体认可,有更广阔发展,仍要在售后服务方面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销售推广模式,有直营模式,有分销模式,还有运营模式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渠道模式存在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比较集中,并且普遍有购车用车的经验,采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能得到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相对分散,并且很多是首次购车,对传统4S店模式的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服务,顺便销售车辆,有些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这两种模式都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电动知家,一个有价值的微信公众号!

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最新行业资讯,想要获取无人驾驶的专业知识,那就关注“电动知家”微信公众号(微信号)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能源汽车获各国支持,产销量螺旋上升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