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与美团纷争再升级!外卖骑手相关事件引发热议
4月21日,京东发布了一则《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这使得业内瞬间引起轩然大波,电商企业的“二选一”纷争再次被摆到了众人面前,京东与美团的激烈竞争仍在持续,对此京东宣称,平台会为骑手提供充足的单量,以保证骑手的收入不会减少 。据了解,近日部分社交平台上,有网友传播多条聊天截图,其中包含“美团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不要去跑某平台,查到就是永久封号”等内容。对于该信息,美团回应称,相关内容纯属编造,均为谣言。美团面向全行业招募优质骑手,不会违规限制任何骑手的准入准出,更不会因此对骑手进行永久封号处置。
在行业内,有不少兼职骑手,他们会用多个手机,目的是接收不同平台的订单 。
一位既跑美团又跑饿了么的骑手透露,各平台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订单量存在差异,骑手会依据自身情况灵活挑选订单,而且骑手不会受单一平台影响收入,还能降低因平台政策调整、技术故障等原因无法正常接单的概率。
骑手们在多个平台流转的情况很常见,一些骑手会继续用上一个平台的保温箱、头盔等用品 。上述骑手坦率地说 ,但总的来讲 ,哪个平台订单更赚钱 ,等级升级更快 ,路线规划更合理 ,自己就会更倾向于 “养” 这个平台的账号 。
“二选一”事发突然,京东称,这致使平台部分外卖订单延迟,带来了不良用户体验。从即日起,若外卖订单超时20分钟以上,京东会给予免单。京东还提到,已成立紧急应对小组,本周将全力解决送餐速度问题。
4月21日中午12点半左右,商业那点事儿小编下单实测,京东外卖提醒“订单过于火爆”,预期送达时间在一个小时内,同时平台的准时宝提示,超时20分钟将赔4元券,13时10分,也就是下单后约40分钟,小编收到了外卖。有消费者表示,京东外卖订单量多,她接到美团骑手电话,骑手称订单送不过来 。
不容置疑,充足的骑手资源是每个外卖平台业务能够顺利运转的关键力量。两个月来,京东凭借社保优势快速扩充骑手队伍,其中包括招募稳定性更强的全职骑手。4月21日,京东又有新举措,宣布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十万名全职骑手,除此之外,还能优先为其对象安排工作,例如全职快递员、全职保洁等,以实现“双职工”待遇 。
https://img2.baidu.com/it/u=3512282155,384123104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37&h=500
数据表明,到2023年时,美团骑手数量已超700万,饿了么活跃骑手数量超400万,稳稳占据行业头部位置。顺丰同城和闪送规模相对小些,到2024年底,顺丰同城年度活跃骑手约100万,闪送则超过200万。京东的达达骑手规模在2025年将近130万 。
其实,每一个平台都很清楚,骑手规模越大,覆盖城市越多,用户的触达就会越深,用户的渗透也会越深。有充分运力的基建能力,能够解决商家关心的接单时效问题,有充分运力的基建能力,还能解决商家关心的到店时效问题,有充分运力的基建能力,能吸引更多新商家入驻。
小吊梨汤相关负责人称,前期经过了测试,当前北京所有门店都已在京东外卖平台上线,近期订单量的确有了增长,“从原本的几单提升到了如今的几十单”。就目前京东给出的合作条款而言,其费率比美团和饿了么低。
在北京拥有20多家店的餐饮品牌外卖负责人李杰(化名)表示,特别是京东外卖补贴上线后,能明显感觉到订单数量有所增加,然而当下商家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像“满15减14”的活动,该品牌每单要承担5元,平台承担9元 。
李杰提到的“满15减14”活动,就是京东近期大力开展的“百亿补贴”,该活动于今年4月上线,面向所有用户发放每日可抽、最高20元的补贴,据一位地推人员透露,平台推出的满减活动商家也需承担一部分费用,比如“满8减7”的商家要承担2元,“满11减10”的商家要承担3元。
李杰说道,对于商户而言,在其他服务水平与专业度相差不大时,他们更愿意尝试利润空间大的平台 。当然,新的平台目前也有一些地方有待提高 ,比如配送的准点接单率 ,比如配送的准点到达率 ,还比如根据不同商圈门店对商家菜品进行个性化设计 。
和其他平台不一样,一位餐饮商户觉得,京东外卖的佣金占比小,配送费占比大,平台除了0佣金,配送费是正常收取的 ,商家要承担3元的基础配送费,还有“距离加价”的费用 。
据了解,今年4月,京东品质外卖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了500万单,有超过45万家堂食餐厅入驻其中 。
4月21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晒出了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合影,在照片里,刘强东身着京东外卖骑手工服,手里拿着外卖,亲自参与了京东外卖的一线配送服务。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平台在早期的时候,会借助巨额补贴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在成功吸引商家参与进来之后,要求商家承担补贴成本,这已然是平台价格战中大家都明白却不公开说的秘密。表面上看是平台在进行补贴,可实际上是品牌和商家共同来承担 。
然而,新入局平台带着商户和骑手使行业变得越来越“卷”,其深层原因表明行业增量已达上限。在2024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中曾坦率表示,“城镇人口到8亿之后就不再增长了” 。
美团还有一份更早的数据,它来自2021年三季度,这份数据提到餐饮外卖经营利润率为3.3%,从那以后,该数据就没有再单独披露过 。
https://img1.baidu.com/it/u=410990897,143458085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也就是说,和酒旅等业务相比,外卖更像是一门“苦生意”,平台需要用算法合理调配运力,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营销费用来引流,需要解决庞大的骑手、用户等没完没了的客诉问题。成本投入巨大,再加上对增量市场的焦虑,电商巨头在拥挤的存量市场中难免会出现磕碰。
这样的焦虑感在新人高调进入之后变得越来越强烈。今年2月,京东宣布进入外卖赛道,招募只限于“品质堂食餐厅”,并且强调为商家全年免除佣金,直接进入美团的核心区域。紧接着,双方开始在骑手社保、餐厅品质、平台投入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展开激烈争论。
近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隔空回应王莆中,王莆中强调美团在非餐饮品类的日订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此前他曾公开表示预计到2027年美团闪电仓数量将超10万个且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刘强东则以“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回应王莆中的言论 。
在此之后,美团宣布把美团闪购列入App首页频道,以此强化品牌心智,对京东的秒送业务展开狙击。但京东同样不甘落后,全国已有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接入秒送,其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
两大巨头的进攻策略不一样,京东通过刚需高频的外卖带动部分低频即时配送业务,京东还为主站扩展新客流,美团凭借本地生活的强消费心智、庞大的骑手资源蚕食即时零售市场,美团形成餐饮、药品、家电等全品类业务矩阵。
京东推出百亿补贴后,美团马上跟进,美团强调在未来三年,美团外卖会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很明显,为了争夺存量市场,京东和美团的即时零售之战还没到结束的时候。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认为,要想从即时零售行业中突围,物流和技术优势是京东的强项,京东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定制化比例,加大自有品牌的开发力度,提供如个性化配送、生鲜加工等独特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END
文字|何倩 郭缤璐
编辑|孔瑶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企业官微截图 平台截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