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创始人蒯佳祺退出核心关联公司股东名单 京东融合持续推进
创始人蒯佳祺退出达达核心关联公司股东名单。出品 |电商报Pro作者 | 月涯
达达创始人退出核心关联公司股东名单
达达和京东的融合之路还在继续。
近日,达达的核心关联公司上海趣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工商变更。创始人蒯佳祺退出股东名单。其此前持股比例为87.3%。同时,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何辉剑。
其中 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比例发生变更 从10%变为47.3% 新增股东为达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其持股比例为50%
实际上,在今年8月的时候,达达集团的创始人蒯佳祺主动辞去了首席执行官这一管理职务。同时,他还让出了公司董事会主席这一管理职位。
此后 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职位得到提升 升任为总裁 京东零售CEO辛利君出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
自此,达达集团被彻底并入了京东体系。
京东也需要达达提供业务助力
达达在2014年成立。2016年它与京东到家合并。由此形成了如今的达达集团。
2020年,达达集团于纳斯达克正式上市。其抢先成为“即时零售第一股”。京东是第一大股东。
今年2月 京东增持达达集团 交易完成后 京东持有达达约52%股份 与达达进一步融合 随着创始人卸任 达达将全面与京东零售达成业务协同
起初 达达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提供“最后三公里”众包物流服务的平台 如今却愈发偏离社会化物流平台的方向
蒯佳祺当时选择京东,是期望达达能够独立发展。然而在这个进程里,达达已被深深烙上京东的印记。
长期以来,达达相当一部分营收源自京东,难以避免需配合京东整体战略布局。
https://img0.baidu.com/it/u=1022481091,101974262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0&h=439
数据表明,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京东所带来的收入在达达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约为50%,且处于浮动状态。达达成功上市之后,该比例仍持续上升。
和别的即时配送企业相同,达达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订单数量增多时,人力成本就会升高,好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相比顺丰同城高达99%的人力成本,达达集团已收缩至70%左右。即便如此,这依旧是个很大的负担。
另外 为了能迅速占领市场 达达需要额外负担营销成本 今年三季度 达达的销售费用以及营收费用是11.497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7.34%
人力成本存在难题。业务模式也有难题。达达靠自身力量解决不了这些难题。或许京东能给达达带来不同的未来。
深度融入京东,达达加速破局
美团以势不可挡的态势进入即时零售领域。这使得京东紧张起来。此前,京东是消费者心中购物速度最快的平台。如今,美团正逐渐将其取代。
更重要的是,以3C数码为切入点,美团直接杀入了京东腹地。
(图源:微博@卢伟冰)
京东若想捍卫在3C数码领域的地位。京东若想抢回消费者心智。即时零售都是必然要选择的一条道路。
更何况,除了电商,即时零售是另一番广阔天地。到目前为止,已有3500家小米之家接入京东到家以及美团。京东与美团的竞争,即将爆发。
的确 京东依靠自身一体化供应链 物流实力处于行业前列 整体规模大幅领先
然而,京东欠缺深入城市大街小巷的基础物流配送能力。在同城零售里,末端配送依旧是京东的短板。
因此,京东需要达达尽快赢得同城业务,而且非常迫切。
达达身负重任 所以不敢放松 它协同京东深入实体经济 致力于探索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与京东接轨,实体也成了达达的关键词。
实体零售商家存在不懂线上用户、不懂履约的问题。达达借助京东到家业务。达达借助快送业务。达达给予他们诸多数字化支持。达达给予他们运营解决方案。
其中 达达集团开发出数字化解决方案 比如达达优拣 这为合作的实体零售商 显著提高了拣货效率 也提高了履约率
当前全国百强连锁商超里有88家同京东到家达成了合作。整体而言京东到家已覆盖超过20万家实体店铺。
践行“从实体中来,到实体中去”的理念。即时零售使得达达的活跃消费者数量迅猛增长。同时,即时零售也让达达的交易额迅猛增长。最终,即时零售拉动达达营收大幅上涨。
https://img0.baidu.com/it/u=1944151914,4057142511&fm=253&fmt=JPEG&app=138&f=JPG?w=711&h=500
达达经历五年半时间亏损百亿,此前增收却未增利,如今终于看到盈利曙光。在数实融合的情况下,达达业务的确定性大幅提高,其盈利能力不断改善。
今年第三季度,达达集团总的营业收入为23.8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1.1%。其中,达达快送平台的营收是8.4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6%。京东到家的营收增长了44%,和去年同期相比为15.4% 。
其中,京东到家早在今年二季度就已经实现利润率转正。
达达集团背靠京东。它充分发挥“即时零售 + 即时配送”的能力优势。并且一往无前。
即时配送,一场硬仗
在即时配送处于风口的情况下 巨头占据着市场 达达若想成为最终的获胜者 并非那么简单
即时配送是物流行业增速最快的新兴赛道。
《2021-2022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报告》表明,2021年即时物流行业订单量是294亿单。此单量已快要达到整个快递市场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 相关机构作出预测 到2025年 我国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会达到1.2万亿 年复合增速将维持在50%以上
即时配送是即时零售市场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能够获取较大份额的利益。只是在万亿规模的市场机遇面前。即时配送的竞争态势还未正式确立。
快递行业整体着手比拼服务。然而就即时配送的发展情况而言,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乃是配送速度。若要抢占即时配送市场,效率以及稳定性是实现突围的关键所在。
近日 顺丰推出同城即时物流系统“丰配云” 该系统一站式 全场景 全流程 可控可视 顺丰开放自身平台系统能力 以此实现对同城配送各环节的高效管理
和顺丰情况相似 阿里 美团等巨头已取得显著成绩 以美团为例 美团闪购去年全年有一定规模 京东到家去年也有相应规模 那么 达达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达达最大的优势源自京东。京东拥有完整的电商零售版图。这版图能支撑达达。使其能用更低成本实现更多业绩增长。
我们有独特优势,是凭借双轮驱动商业模式。我们还与京东集团持续深化合作。基于这些,我们对把握行业长期机遇信心十足。
押注长期主义的发展,达达更需要一步步走稳走实。
看到都是缘分,咱们加群聊扫码加入电商社群,认识更多人脉
铁粉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