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2025-4-29 23:28:25

牛黄并不陌生,从天然到人工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牛黄大家并不陌生。日常生活里,很多人有目赤耳鸣、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时,会去买“清热解毒去火”的中成药服用。像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牛黄清胃丸等。这些中成药名字带“牛黄”。细心的人看药品说明书会注意到,它们所含牛黄实际是“人工牛黄”。

人工牛黄是天然牛黄的人工替代物,当下在各类制剂里被广泛运用。天然牛黄因资源稀缺,价格高昂,民间向来有“一两牛黄二两黄金”的说法。那么,牛黄源自何处?又有怎样神奇的疗效?从天然牛黄到人工牛黄,背后有着哪些故事?

牛黄入药的传说

牛黄的使用据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有关。传说有一天扁鹊正打算把桌上煅好的青礞石研成细末,用来给邻居阳文治疗中风偏瘫后的痰壅。就在这时,阳文家杀了一头病牛,发现牛胆囊里有异物,众人觉得奇怪,就拿去请教扁鹊。扁鹊从里面取出几粒蚕豆大小的石头,放在桌上认真察看。

突然屋外传来一阵惊呼,阳文之子阳宝回家不久又跑来说,他父亲一口气上不来,在床上抽搐不停。扁鹊放下手中怪石,立刻前去诊视,吩咐阳宝快到桌上把青礞石拿来研成末,给阳文灌下。不一会儿,抽搐止住了,气息也平静了

扁鹊回到家发现桌上两枚牛“石头”没了。仔细寻找后得知,慌乱中阳宝错把牛黄当成青礞石拿去用了。扁鹊心想:“难道这种石头真有豁痰定惊的功效?”第二天,他特意用其配药给阳文送去服用。很快阳文的病奇迹般好了。扁鹊便把黄牛胆内深黄色块状物命名为“牛黄”。又因牛属丑,此药神效堪称一宝,所以称作丑宝。此后,牛黄的名字就这样流传开来。

牛黄的来源和功效

天然牛黄是牛的干燥胆结石。牛胆道发炎,胆汁排出受阻碍。胆汁中的胆固醇加上钙盐,再搭配一些胆色素沉淀,才会凝结形成颗粒状或块状物,这就是牛黄。宰牛时,若发现有牛黄,就滤去胆汁,取出牛黄,除去外面的薄膜后阴干就行。

牛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书中记载“牛黄是百草的精华,是世间神奇之物,其他药物无法相比”。中医觉得牛黄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等功效。它常被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症状。

牛黄的品类和主要成分

通常情况下,牛患胆结石病的概率仅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这意味着,一千头牛里只有一至两头牛会有胆结石。并且,并非所有胆结石都能符合优质牛黄的标准。所以,天然牛黄极其稀少,资源短缺,价格高昂,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故而,开发其代用品就显得格外重要。自1972年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陆续批准了3种代用品。其中一种是人工牛黄,它也被叫做人工合成牛黄、合成牛黄。还有体外培育牛黄。另外一种是培植牛黄,它也被称为人工天然牛黄。

人工牛黄是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加工制作而成的。因为技术简便,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所以人工牛黄已然成为商品的主流品种。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体外培育牛黄依靠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模拟体内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生化过程,用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添加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等制成。2004年经批准,体外培育牛黄可等量替代天然牛黄使用。培植牛黄利用活体牛,通过外科手术在牛胆囊内插入致黄因子,使其生成培植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是参照天然牛黄的形成过程制作而成的所以它和天然牛黄功效一样。人工牛黄是依据天然牛黄的成分复配出来的,它与牛黄的功效存在差异,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这表明人工牛黄没办法完全替代天然牛黄以及体外培育牛黄来使用。

牛黄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据统计 目前有600多种中成药制剂处方含有牛黄及其代用品 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含牛黄及其代用品的中成药制剂有95个品种 在临床上 天然牛黄 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多用于急救药物 像安宫牛黄丸 片仔癀 西黄丸等 人工牛黄多作配方用 在一般的中成药中应用较多 比如牛黄上清片 牛黄解毒片等

为规范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2012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相关通知。该通知对牛黄及其代用品在成方制剂中的使用作明确规定。规定指出,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症用药品种及其他剂型或者规格,可将处方中的牛黄用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等量替代使用,但不得用人工牛黄替代。

选用清热解毒类的牛黄中成药制剂。应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应用。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牛黄清心丸、牛黄清火丸等。适用于各脏腑实火证。比如胃肠实热的人。可用牛黄清胃丸、牛黄解毒片。心火严重的人。可选用牛黄清心丸。肝胆有火的人。可用九味牛黄丸等。肺火旺盛的人。可用牛黄蛇胆川贝液等至于因肺肾阴虚引发的虚火,应以滋阴降火作为主要方法。像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口炎清颗粒等,都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牛黄及其代用品的区别

不同种类的牛黄药材价格相差较大。目前牛黄质量控制主要聚焦于胆红素和胆汁酸类成分研究。这两类成分分析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牛黄及其代用品。人工牛黄含独有的猪去氧胆酸和少量游离胆红素,能较容易与其他三种牛黄区分开。天然牛黄中共价胆红素、结合型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体外培育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中结合胆红素比例明显高于天然牛黄且无游离胆红素。

天然牛黄粉末用清水调和后涂抹指甲,能把指甲染成黄色。培植牛黄粉末如此操作,也可将指甲染成黄色。体外培育牛黄粉末同样,经清水调和涂抹指甲,会使指甲变黄。这一现象俗称“挂甲”。而人工牛黄不具备“挂甲”这种特点。

结语

物以稀为贵 经典中国古代医药专著多对牛黄神奇药效着重描述 流传至今 牛黄随临床使用渐广被大众熟知 当然 是药三分毒 牛黄属寒凉之品 非实热证者不宜用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寒痰内停者不宜用 孕妇也不宜用 牛黄常规用药剂量为0.15至0.35克 应依病情个体化治疗 且不宜久服

参考文献:

胡晓茹、刘晶晶、戴忠等人。含牛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现状。发表于《中国药学杂志》2019年第54卷第17期,第1374至1379页。

黄漠然、赵文靖、李晋生等人。牛黄及其代用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发表于《药物分析杂志》,2018年,第38卷,第07期,1116 - 1123页。

部分图源自网络

作者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王志钢

编辑 / 广东省药监局事务中心潘烁

审稿 / 广东药科大学教授 邹宇华、广东药科大学教授刘基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黄并不陌生,从天然到人工背后都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