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即《通知》。该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收费。其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以及浮动幅度。并且按程序纳入地方定价目录。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同样如此。培训机构人员平均工资水平要正常且合理。其不得显著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教育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https://img1.baidu.com/it/u=993473831,147699039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8
《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属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各地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培训机构在该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情况同理。
坚持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益性质。以有效减轻学生家庭教育支出负担作为目标。以平均培训成本当作基础。统筹考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学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订基准收费标准。各地政府所制订的浮动幅度。上浮不可以超过10%。下浮则没有限制。《通知》着重指出,需强化成本调查。同时明确了审核原则,针对培训人员薪酬这一主要成本项目。还明确了审核原则,针对培训场地租金这一主要成本项目。另外明确了审核原则,针对宣传费这一主要成本项目
https://img0.baidu.com/it/u=1727847410,153276273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通知》提出要求。各地需督促培训机构。把学科类校外培训内容公开。将培训时长公开。把收费标准公开。还要公开教师资质等信息。且要提前向社会公布。鼓励各省级或市级教育部门。采用集中公示的方式。把当地主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类型公开。将办学规模公开。把收费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依职责加强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教育部门要依职责加强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发展改革等部门要依职责加强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依法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要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监督。
《通知》着重指出,各地需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要制定详尽工作方案,加速推进相关工作。各地应在2021年底前,出台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政府指导价管理具体政策。要做好政策衔接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将降费减负目标落到实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