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2025-4-29 17:18:17

新华社聚焦金融领域改革:潘功胜谈四方面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新华社于8月15日发自北京的电文标题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访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

新华社记者 吴雨

金融领域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该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安排。

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货币政策怎样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以及高质量发展?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

从四方面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问:《决定》提出要“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会从哪些方面开始行动?

答:在此次全会针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里,第一项任务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会更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要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其涵盖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执行机制、传导机制等。要保持币值稳定,以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会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政策沟通机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二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将完善金融风险监测体系。完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完善金融风险处置体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筑牢金融安全网

三是健全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规范的金融市场。建设透明的金融市场。建设开放的金融市场。建设有活力的金融市场。建设有韧性的金融市场。建设自主可控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

四是构建更高水准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稳健审慎且扎实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积极投身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及合作当中。

中国人民银行会秉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人民性。笃定地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问:货币政策怎样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https://img0.baidu.com/it/u=3328661860,74891826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今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秉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且精准有效 于2月 5月 7月先后三次实施重大货币政策调整 在货币政策总量 结构 传导方面综合施策 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7月末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幅度为8.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此增长幅度高于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的利率平均约为3.6%,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我们会持续秉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跨周期调节。着重支持稳定预期。着力提振信心。支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支持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在货币政策调控中会注重把握并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其一,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当作重要考量。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幅放松或收紧。其二,是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要统筹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机构自身健康性的关系。三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主要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据此进行调控。还要兼顾其他经济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外溢影响。

接下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加大调控力度。会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并见到成效。会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会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会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效能。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在促进转型升级方面的效能。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更具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同时,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挥作用取得成效。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问:下一步在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有何考虑?

答: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这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稳步提升。养老金融支持力度日益加大。数字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提高。过去5年,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会加强跟行业管理部门协同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专业化水平。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制定五篇大文章总体方案。细化政策举措。强化正向激励。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在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中国人民银行会聚焦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像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小科技企业等。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完善创业投资机制,也就是“募资、投资、管理、退出”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早期、投向小型企业、投向长期项目、投向硬科技领域。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以及水平。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问:中国人民银行如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答:当下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中国人民银行会落实全会安排。坚决守住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首先在宏观层面掌控好经济增长。其次把控好经济结构调整。最后防范好金融风险。要维持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https://img0.baidu.com/it/u=2819143974,357842865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二是要切实提升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加强监管协同。形成监管合力。依法把各类金融活动都纳入监管范围。健全具备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三是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包括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中小银行等。目前,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融资平台数量下降。存量债务水平下降。风险持续收敛。大部分融资平台到期债务实现接续。大部分融资平台到期债务实现重组。大部分融资平台到期债务实现置换。融资成本负担较之前显著下降。

在金融助力房地产风险化解工作上,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从供需两端进行综合施策。多次下调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多次下调按揭贷款利率。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以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这件事上 当前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相比峰值已经下降了将近一半 存款保险基金有了一定积累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也有了一定积累

筑牢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加快金融稳定相关立法。强化风险处置资源保障。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问: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有何举措?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经验显示。扩大对外开放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扩大对外开放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扩大对外开放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举措。扩大对外开放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会秉持市场化、法治化以及国际化的方向。会提升金融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与可预期性。会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有序推动金融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有序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持续优化投融资环境。让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更便利。

二是要稳妥审慎且扎实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以市场驱动以及自主选择作为基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

三是持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的作用。增强亚太区域国家间宏观经济政策的交流与协调。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巩固并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四是营造更为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统筹推进跨境人民币与外汇管理改革。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推动做好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工作。

五是要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积极投身国际金融治理及合作。推动全球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达成协调。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的共识。牵头开展中美、中欧金融工作组的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社聚焦金融领域改革:潘功胜谈四方面完善中央银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