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圆满落幕,助力技工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
技能是立足社会的根本。人才是使国家强大的基础。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工人与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它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日前,“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圆满落幕。该活动由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市成视职业培训学校承办。四川城市技师学院、四川五月花技师学院等15所在蓉技工院校共同协办。本次活动为期四天。邀请了十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还邀请了国内资深职教专家。他们走进在蓉技工院校。通过参观调研的形式。为院校建设“把脉问诊”。又通过交流座谈的形式。向师生们分享成长成才心路历程。以此激励我市青年技能学子坚定信心。走好技能成才之路。走好技能报国之路。据了解,受邀参加此次活动的世赛冠军都来自今年9月于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其中,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是蒋家俊。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冠军是吴龙辉。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冠军是熊首钰。精细木工项目冠军是黄波林。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冠军是马佳佳。世赛冠军们有着极为生动鲜活的成长经历。这些经历为我市技能学子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激励他们更积极地投身技能领域。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学习技能。激励他们更积极地拥抱技能。让他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创造精彩人生。本次活动邀请了职教专家。其中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教练、专家。还有国内一流技师学院校长。他们在世赛冠军选手的选拔、培育方面。以及技工院校建设发展方面。有着深厚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这有助于我市技工院校把握最新竞赛标准。优化师资队伍配置。完善竞赛基地建设机制。通过以赛促培、以赛促建。推动人才培养质效整体提升。
https://img2.baidu.com/it/u=1251328113,268002901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0&h=500
11月25日至28日,世赛冠军前往相关蓉技工院校参观调研。他们带着对技能教育发展的满腔热情。职教专家们也前往相关蓉技工院校参观调研。他们同样带着对技能教育发展的满腔热情。他们深入车间。他们深入课堂。他们深入集训基地。他们认真观摩学生们的实操过程。他们详细了解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他们开展了一场场深度探讨。探讨围绕以赛为媒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在四川五月花技师学院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基地,第47届世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冠军马佳佳对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她从精密的机械结构设计讲起,再到复杂的控制系统编程。每一个细节,她都讲解得严谨且生动。广东省技工院校评审专家组成员李作专,有着丰富的教育评审经验。他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他为学院在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专业教育,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建议。
四川锅炉高级技工学校实训中心里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学生们聚精会神做各种焊接作业。作业涵盖手工电弧焊到气体保护焊。第47届世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冠军吴龙辉和工业机械项目竞赛教练戚建冲。在学校专业教师引导下逐一参观实训基地各专业区域。并就如何优化基地建设提出很多专业建议
在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的交流会谈上 工业控制项目国家队教练姜光详细介绍了工业控制项目 他介绍了该项目的发展前景 还介绍了技能要求 他指出 随着工业4.0时代到来 工业控制技术成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所以 培养具备工业控制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https://img1.baidu.com/it/u=1693755901,327168211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96&h=500
活动为期4天。10位世赛冠军与职教专家针对相关院校专业建设给出一系列指导性建议。这些建议极具价值。着重强调院校建设要紧密贴合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持续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不断迭代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要为学生构建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训平台。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职业岗位要求。更要积极构建“行校企地”多方融合的技工教育工作格局。促进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升级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成都市十分重视技工教育 坚持通过比赛促进训练 通过比赛促进学习 注重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 不断提高技工教育水平 营造浓厚的技能成才氛围市人社局接下来会畅通竞赛人才成长通道。对标世赛、国赛加大竞赛基地建设力度。推动竞赛选手培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均衡协同发展。加强区域赛事交流协作。持续办好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成德眉资院校技能邀请赛等品牌赛事。为我市技能学子提供更多切磋技艺、增长本领的平台。不断擦亮“技能成都”赛事品牌。同时会进一步深化技工教育改革。搭建更高层次、高能级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提升技工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云上深夜快递记者:邵朋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