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涉案资金 2 亿!跑分背后竟是洗钱骗局?普通人千万别入局
某些平台每月涉及的资金高达两亿元,涉嫌协助境外赌博网站清洗非法所得;“跑分”活动亦可能遭遇个人信息泄露、账号被封禁以及遭受诈骗等风险。老秦在网赌圈摸爬滚打多年,近期他注意到,他常去的网赌平台新增了二维码支付功能,然而每次进行充值,收款账户却都是不同的个人账户。
老秦未曾察觉,他所缴纳的赌资并非流向网赌平台,亦非与网赌平台有合作的支付渠道,而是直接进入了一位真实个人的账户。这实际上是一种名为“跑分”的经营活动。据新京报记者的调查,这种所谓的“跑分平台”已逐渐演变成近期灰黑产业实施非法支付的新途径。所谓的“跑分”,即通过个人微信或支付宝的收款码,为他人代为收取款项,从中获取报酬。这导致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沦为灰黑产业和诈骗分子进行“洗钱”活动的帮凶。
跑分平台导师在群内要求抢单者报备。
7月26日,广东省公安厅在“净网2019”专项行动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期成功摧毁了一个通过跑分APP平台洗钱、规避监管的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03名,捣毁犯罪窝点10处,并冻结涉案资金1645万元。这一行动标志着全国首次对跑分平台协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案例。
在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金融机构和支付服务提供商对各种非法资金支付和结算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打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黑产分子被利益所驱动,他们频繁地变换作案手段,进行虚假账户开设和虚构交易,衍生出众多新型犯罪方式。在腾讯公司今年协助公安机关侦破的案件中,我们发现一些犯罪团伙招募了众多微信或支付宝用户,将这些用户提供的收款二维码转交给黑产团伙使用,从而进行非法收款。这一行为引发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这些用户实际上已经沦为洗钱活动的帮凶。7月25日,腾讯守护者计划专家董蕾如是说。
新京报记者观察到,一般用户能够从跑分平台那里获得分成,然而,由于这些平台多数与灰色或黑色产业有联系,用户的资金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再者,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进步,许多用户在进行跑数交易时,其资金账户很可能会被冻结。另外,若要参与跑分业务,用户必须向平台透露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电话等个人信息,这也就意味着跑分者有隐私信息被泄露的潜在风险。
90后、00后参与“跑分” 成网赌等非法支付新方式
老秦近期注意到,他所使用的网络赌博平台新增了二维码支付功能,并且每次收款账户均为不同的个人账户。
我所熟知的平台通常都要求通过网银进行转账,然而采用二维码支付的方式却显得更加方便快捷。起初,我以为收款方是我的“客服”,然而不久后我察觉到,每次转账时,对方提供的二维码都各不相同。经过向客服咨询,我得知这是公司新推出的“支付渠道”。一位在网赌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秦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了这一情况。
实际上,那些收取赌资的收款主体并非网络赌博平台,而是真正的私人用户。每当老秦缴纳赌资,他的资金便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的二维码扫描方式,流入到该私人用户的资金账户中。随后,该用户便利用网银将这笔资金转至所谓的“跑分”平台。而“跑分”平台则通过大量个人账户的资金流转,最终将赌资转交给网络赌博平台。因此,网赌平台成功地将从赌客老秦那里获取的赌资,通过巧妙手段转变为老秦与一般个人用户之间的C2C资金流转。
新京报记者揭露,这些跑分平台所关联的“上游”不仅限于网络赌博,还包括网络色情及网络诈骗等多种非法活动。
7月30日,新京报记者在某个由从事跑分活动的人员构成的微信群里发现,一位群友直言不讳地说:“我从事的是网络诈骗,要不你也加入我的行列吧。”
扬子晚报报道,今年五月,有人以购电设备需返利为借口,通过淘宝平台线上下单、线下成交,骗取了7890元。警方在接到报案后,经过分析研判,发现这笔诈骗资金的收款账户与另外三个账户之间存在大量资金往来,且交易活动十分活跃。警方在将其抓获后查明,这四个账户的拥有者平均年龄不过十八岁,他们通过将微信的收款码提供给上级进行收款,然后将所得款项转入上级提供的银行卡中,从中获取佣金。自案件发生以来,他们已协助上级的犯罪嫌疑人洗钱累计达数十万元。
跑分平台网站截图。
当前,灰黑产业通过接入跑分平台进行转账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些平台甚至为了迎合灰黑产业的需求,提供了同城转账服务。这种服务使得用户扫描的二维码能够显示出对方与自己在同一城市,从而给人一种更为真实的感觉。7月29日,一位黑灰产从业者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情况。
新京报近期派遣记者潜入一家称作“巅峰”的跑分网站,发现其推出了“本地匹配”功能。一位参与跑分的用户指出,这样一来,付款者通过扫描二维码的体验“就如同在超市选购商品一般”自然便捷。
广东省公安厅发布的资料显示,他们查获的跑分团伙构建了一条“赌客至平台会员,再到跑分平台,最终流向境外赌博网站”的资金流通闭环,每月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人民币。赌博者登陆海外赌博平台并需要注入赌资之际,该平台会将充值详情发送至分账平台,该平台随后模仿网约车抢单模式,在自家平台上发布资金流动的订单,注册用户便有机会抢夺这些订单。一旦用户成功抢得订单,赌博者便将赌资汇入该用户账户,而该用户再将赌资汇往海外赌博网站。境外赌博网站收取每笔资金的2.5%至2.8%作为佣金,并将其退还给跑分平台,而跑分平台则将1%至2%的佣金转给注册会员,最终,跑分平台通过这种佣金差价的方式实现盈利。
据数据统计,在这2150多名兼职会员中,超过1400人属于90后和00后这一年龄段。
https://img1.baidu.com/it/u=4136787234,274881002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71
“跑分”高峰期在凌晨时段 “跑”一万元提成120元
哎呀,又到了令人兴奋的查岗时刻。每天上午九点左右,跑分平台的“导师”便会在群里公布“会员”们夜间取得的成果,例如:“会员1完成了74单任务;会员2完成了30单任务。”
新京报记者深入一家代收充值信息的跑分平台,揭露了其运作方式:该平台借鉴了网约车和外卖行业的抢单模式,将灰黑产业推送的充值信息上传至平台。普通用户参与跑分活动时,可通过抢单方式完成交易。每笔交易均由平台内的“导师”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依据巅峰平台的规章制度,会员在平台上每完成一笔价值1万元的单子,就能赚取120元的回报。到了晚上,佣金比例会额外增加0.2%,这意味着每跑1万元的资金,收益将提升至140元。另外,若会员每晚完成的单数超过30笔,平台“导师”还会提供额外的奖励。
新京报记者观察到,在常规的工作时段内,跑分平台往往难以接到任何订单,直至午夜12点过后,平台上的“交易订单”数量才开始逐渐上升,而凌晨3点至黎明时分,则是跑分平台订单接收的高峰时段。
7月30日凌晨1时左右,记者迅速点击了巅峰跑分平台的抢单功能,短短一分钟内,便发现了四笔待抢订单,它们的金额分别是1万元、5000元、600元以及1万元,总资金流水达到了25600元。凌晨3时左右,新京报记者在短短一分钟内成功接单17次,订单金额分布在300元到2000元之间,而在这一分钟内,平台上的资金流动总额达到了1.3万元。
这批所谓的“订单”在释放的瞬间便被平台上的抢单者迅速抢购一空。到了凌晨5点,记者观察到不少刷新后仍有剩余的订单,这或许暗示着大多数抢单者已经进入休息状态,从而导致了“订单多而抢单者少”的现象。
新京报记者在所谓的“跑分同事群”中观察到,有人在一夜间完成了49笔交易,累计收入达到了5.09万元。据此推算,这位进行“跑分”的人士在当夜的收入高达712.6元。
从事跑分业务的灰色产业从业者“聚宝合财”透露,目前市面上较为热门的跑分平台主要有巅峰、御林军和牛牛三家。这三家平台所对接的二维码平台涵盖了微信和支付宝,此外,还有一些专门从事虚拟币跑分的平台,它们并不需要使用二维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跑分业务的热度持续上升,近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小型跑分平台。
用户若欲加入跑分活动,需在跑分平台上将自己的真实姓名与银行卡信息进行绑定,同时上传个人微信或支付宝的二维码。每当夜间抢单成功后,用户需将所获得的资金详细记录,并通过网银转账的形式将资金划拨至跑分平台,最终由跑分平台转交至灰黑产业从业者手中。为确保用户不会携款潜逃,跑分平台规定抢单者需先向平台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且保证金数额越高,抢单者赢得大单的机会相应增加。同时,抢单者所能抢夺的最高金额不得超过所缴纳的保证金。此外,抢单者需在成功抢得一定数量的订单后,方可申请退款并离开。
为了避免微信遭受打击和举报,巅峰跑分平台的成员们现在普遍采用“聊呗极速版”这款聊天应用程序来进行交流。在平台上,抢单者可以与所谓的“导师”和“代理”就抢单过程中的具体事宜展开交流。在这里,“导师”承担着解答抢单者疑问的角色,而“代理”则主要负责吸引新的抢单者加入该平台。
抢单者还可以成为“代理”发展自己的“下线”。
7月30日,新京报记者在采访一位“牛牛”跑分平台的代理商时,对方透露,从事搬运工作的跑分者每通过微信完成1万元跑分可赚取100元佣金,而通过支付宝跑1万元则可获得70元佣金,至于QQ和云闪付,分别能获得60元和50元的佣金。每当你招募一位搬运工,若他带来1万元收入,你便能从中赚取10元利润;若他继续招募搬运工,你将分得每一万元的4元利润,而再下一级,你将获得每一万元的3元利润。
为逃避监管“养码” 还有被诈骗、信息泄露风险
想通过“跑分”赚钱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简单。
7月28日,一名跑分者透露,他已在平台上存入5万元,但目前急需用款却遭遇困境,无法将资金取出。“平台方面要求我额外再投入2.5万元作为‘任务金’,才能完成提现操作。”
参与跑分确实能带来收益,但过程颇为繁琐,常常遇到二维码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因此不推荐大家尝试。此外,这些所得往往难以公开,一旦平台出现问题,你将无处申诉。7月28日,一位已退出跑分平台的网友“顺子”向新京报记者如是说。
除了平台可能出现的逃跑风险,跑分者面临的主要困扰还包括因二维码无法正常使用而引发的无法收取款项的风险。
记者潜入跑分平台进行注册,发现不少跑分人员在进行数笔交易后,其二维码便被立即冻结。新注册的微信号仅接了两单业务便出现了异常,每个号大约赚了1300多元,结果我的五个微信号全被封了。“一夜间,四个二维码被封禁。”
某跑分交流群截图。
对此,“导师”解释称,是微信“风控”所致。
https://img1.baidu.com/it/u=1954551628,331681404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581
新京报记者观察到,微信近期发布了一则公告,指出关注到了所谓的“跑分”诈骗行为,并对此采取了坚决的打击措施:对于涉嫌推广和策划微信“跑分”活动、牵涉赌博、色情、非法收款等违规行为的账号,将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实施限制收款、账户冻结等处罚,对于情节恶劣且涉嫌违法犯罪的,将依法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
那位从事“跑分”活动的网友指出,二维码被封禁是一种常见现象。具体来说,微信账号会出现异常状况,且会被暂停收款长达30天。记者在尝试扫描其二维码时,屏幕上出现了“收款账户异常,暂无法进行转账”的提示信息。
导师指出,二维码的维护至关重要。“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同一收款码,建议分时段交替使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若发现抢购的订单连续五次无法成功收款,应立即自行扫描检测;若连续八次无法收款,则应停止使用该收款码。”他还建议,“在平台预存五万元,准备四个收款码,然后才开始操作。”
记者观察到,由于微信和支付宝对跑分活动的监控,进而催生了一群专门销售二维码的“码商”。
7月30日,记者通过贴吧、QQ等平台,以不同关键词进行搜索,成功联系到一位从事销售支付宝二维码的灰色产业人员。该从业者透露:“这些支付宝二维码可以批量购买,每个售价30元。”
这位被称为“三哥”的人表示,根据他的实际经验,通常情况下,一个普通的个人微信二维码进行跑分操作,能够轻松达到十几万的额度,但一旦达到十五万,便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只有运气极佳的人才能突破,而继续增加额度,很大几率会遇到监管部门的注意。不过,他也提到,偶尔也会遇到所谓的“神码”,这类二维码即便使用也不会被封禁,但这种二维码非常罕见,可遇而不可求。
7月25日,在腾讯守护者媒体沙龙上,腾讯守护者计划专家董蕾指出,这些用户在白天进行正常的生活和经营收款,而到了晚上,则协助犯罪分子进行网络赌博和网络色情活动的收款。面对如此庞大的交易量,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必须有能力从中识别出非法交易。
腾讯支付风险控制部门公布《针对遏制“微信跑分”非法违规行为的声明》指出,此行为不仅触犯了国家相关法律规章,还极大地危害了用户账号的正常使用,损害了用户的正当权益,使得用户面临押金被欺诈、个人信息泄露、参与非法洗钱活动等严重风险。
跑分平台的盛行引发了诸多关联的欺诈和隐私泄露风险。据“顺子”透露,他亲身经历了一次诈骗事件,对方先是要求他私下支付保证金。“对方声称能与他合作跑分,实则是个骗子。他支付了500元,但款项始终未到账。”
同时,所有大型跑分平台在注册时均需提供详尽的个人资料,这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卡信息、电子邮箱、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有报道指出,若这些个人信息不幸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可能会遭受推销电话、诈骗电话以及垃圾邮件的侵扰,更有甚者,账户密码可能被盗,甚至有人可能冒用身份进行贷款操作。
然而,为何众多用户仍旧热衷于参与跑分活动?专家指出,从事这一领域的大多属于社会底层,他们为了那微乎其微的利润,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在新京报记者调查的一个跑分交流群中,多数参与者都抱持着“高风险才能带来高回报,稳定收益难以积累大量财富”的观点。
公安部门加入打击 警方提醒:“跑分”涉嫌洗钱
7月26日,广东省公安厅对外公布“净网2019”行动的成效。自今年起,佛山警方在执行任务时揭露了一个犯罪团伙,该团伙通过“跑分”平台,涉嫌协助境外的网络赌博网站进行资金的接收、转移和清洗。警方提示广大民众注意,一些通过微信、支付宝的收款码从事“跑分”兼职的活动,实际上是在协助赌博等非法灰色产业团伙进行洗钱,这已涉嫌触犯信息网络犯罪帮助罪,参与者可能面临经济损失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
董蕾指出,这属于第四方支付范畴,“在结算领域,业内通常将第一方支付理解为实物或货币的直接支付;第二方则涉及银行等清算与结算机构;第三方则是那些持有政府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机构。至于第四方支付,它指的是那些未获国家许可,却依赖第二方和第三方的支付能力和接口,通过技术手段构建的非法结算平台。”
在他看来,近两年来第四方支付行业迅猛发展,实际上,它们的专长程度极高。具体到什么程度呢?至少需要掌握三个关键点:首先,要熟悉网络黑产,了解赌博、色情、诈骗等非法资金如何被收取;其次,要精通支付业务,知晓市场上既实用又经济的收款途径;再者,要具备技术能力,自行开发网站或APP,实现自动化实时结算。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已经达到了非常专业的水平。
《关于严厉打击“微信跑分”违法乱纪行为的通告》指出,依据刑法中关于洗钱罪的规定,对于为洗钱活动“提供资金账户”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面临立案侦查,其最高刑罚可能包括五年至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时还要缴纳相当于洗钱金额5%至20%的罚金。
今年开春之际,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处理涉及非法资金支付结算业务及非法外汇买卖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解释》,自2019年2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在针对该司法解释的记者问答环节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指出,通过运用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等手段,采取虚构交易、虚抬价格、进行交易退款等非法手段向特定收款方进行货币资金支付的,均构成“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行为。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的王德怡律师明确指出,“跑分”行为实质上涉及将个人账户借与他人使用,缺乏真实交易支撑,其性质属于有组织的欺诈活动;若情节恶劣,将涉嫌触犯刑法中的洗钱罪,可能面临五至十年的监禁及罚金;同时,若明知对方从事非法交易仍参与其中,可能成为共犯,需共同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王德怡指出,微信账号不仅具备社交属性,一旦与身份证或银行卡绑定,便拥有了金融属性。若有人利用微信账号为非法活动提供便利,这便违背了与腾讯公司签订的用户协议。据此,腾讯公司有权对这类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置。腾讯公司需强化技术手段,有效遏制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每位微信用户都应重视自己账号的权益,坚决抵制参与诸如“跑分”等非法活动。
针对这类非法资金结算给监管机构带来的麻烦,董蕾将其视为“历史问题”。他提到,为了解决个人二维码非法结算的难题,互联网企业更倾向于运用技术手段来应对。我们对普通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归纳分析,运用机器学习技术辨别异常交易,力求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有效遏制,针对账户违规的严重程度,实施限制收款、账户冻结等相应措施;对于情节恶劣且涉嫌违法犯罪的,将依法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
新京报记者 罗亦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