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入学时5岁孩子两种选择引父母纠结,记者将多方采访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孙琪然又到一年入学的时候了。5岁多的孩子会面临两种场景的选择。一种是背着大大的书包走进“学前班”,提前为小学知识做准备。另一种是蹦蹦跳跳走进幼儿园,度过幼儿园最后一年的快乐日子。
看似简单的选择,却令许多父母纠结。令许多父母矛盾。令许多父母夜不能寐。只因生怕自己的决定给孩子选错了路。影响孩子未来发展。针对此情况。本报记者将分别采访家长。采访教育部门。采访学前教育专家。听听他们的看法
学龄未到 焦虑已来
武女士看着眼前娇小可爱的女儿。女儿说话奶声奶气。武女士实在不忍想象她背着大书包的样子。武女士心疼又纠结地说,女儿刚刚5岁,上“学前班”的决定,不知道对她是对是错。
市民郭女士称孩子若不上“学前班”,小学一年级肯定跟不上。何况孩子上的是全区最好的小学。拼音一个月教完,没基础的孩子学得不牢固。孩子不认字、不会写字、读题不会、写字歪歪扭扭。而老师讲课进度不会等孩子。所以孩子学习自然就跟不上了
https://img1.baidu.com/it/u=850768387,381469970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40&h=412
市民郭女士道出了众多给孩子报“学前班”的家长的心声。家长们最主要的担忧是,孩子不上“学前班”,到了一年级会跟不上,还会影响自信心,进而影响未来成绩。
学海无涯 再乐一年
小学要上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也是三年,大学还要接着学,学习这条路实在太长了。趁着孩子年纪小,能多玩一年是一年。今年王先生给孩子选的是幼儿园大班,明年直接升小学。至于孩子上小学后情况如何,就走一步看一步吧。王先生比较佛性,他是这么说的。
我不会给孩子报“学前班”。国家多次强调禁止幼儿园小学化。这是因为不想让孩子在不该学习的年纪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会限制孩子想象力。会过早固化孩子思维模式。还会给孩子带来过重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且幼儿园不只是让幼儿吃好、玩好。在玩中学习、寓教于乐。这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位幼儿园工作的妈妈史女士表示。
记者采访了一位孩子家长 这位家长的孩子在我市桥西区就读五年级 她称自己的孩子没上过“学前班” 孩子刚上一年级时 有半年确实学得有点吃力 不过现在孩子学习成绩很好 每次考试几乎都能在班级排前五名 她认为上不上“学前班” 绝不是衡量日后学习好坏的标准
幼小衔接更应注重能力
https://img0.baidu.com/it/u=2805258534,272688694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23
我市桥东区一小学李老师针对家长的不同看法表示。她们判断一个孩子幼小衔接过渡得好不好。主要依据综合能力。而非“知识量”。
她说 很多家长看法简单 觉得孩子从幼儿园到“学前班” 要是学了认字 学了写字 学了拼音 学了加减法 就会很好适应 这种想法不全面
假设一个孩子上小学后,不认识自己所在班级。也不认识老师。上课时不会听讲。不会自己上厕所。做事磨蹭还娇气。不会与同学交流沟通。这才是孩子幼小衔接不适应的最大问题。
因此她建议 父母不应只看重给孩子填鸭式灌输知识 在幼小衔接阶段 要帮孩子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培养其独立意识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增强与人交往等方面能力 逐步让孩子学会在脱离父母老师时刻帮扶情况下 能独立生存 能独立生活 能独立学习 能独立劳动
在学习这件事上,家长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要是只因上了“学前班”,孩子低年级学习时轻松,那反而容易出现问题。孩子会依仗“学前班”积累的知识,养成轻松学习的习惯。这对孩子而言,就如同饮鸩止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