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7 天前

结构性存款如何分类?对企业有何影响?四部委通知你知道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明确指出,企业需依据金融资产合同所约定的现金流量特性以及管理金融资产所采取的业务模式,来对其类别进行界定。同时,企业还需按照这一分类进行相应的确认、计量以及财务报表的披露。

财政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共同发布文件,明确指出,针对商业银行所吸纳的,满足《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204号)所规定的结构性存款,应将其归类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且其价值变动需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并需记录在“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一会计科目之下。同时,这些资产需在资产负债表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中进行详细列示。

那么,结构性存款究竟是什么?其提出的必要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它对企业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此类存款,实质上是将金融衍生产品融入其中,通过将利率、汇率、指数等波动因素作为挂钩条件,或者与特定实体的信用状况相联系,从而在存款人承担一定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的相应增长。这种结构性存款的呈现形式为“存款+金融衍生工具”,本质上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与“高风险高收益”相结合的资产组合。

二、意义

多数企业会将结构性存款归入货币资金中的其他货币资金项目进行核算,并在货币资金科目中进行公开披露。将其归类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够更准确地体现理财产品的经济本质。尤其是对于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当其持有的结构性存款余额较大时,这种分类方式更能帮助报表使用者准确把握公司对闲置资金的实际运用情况。对于由此产生的结构性存款所获得的理财收益,我们同样可以在利润表中获得更为清晰的审视。

三、影响

业内专家对于四部委的这项通知有所评论,他们认为,这种会计分类的调整可能会对某些企业购买结构性存款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削弱。尤其是对于那些特别看重“货币资金”的上市公司而言,这种分类的变动可能导致其账面上的快速流动性资金有所减少,进而使得其资产负债表看起来不那么理想。从财务报告的解读角度分析,这种会计分类的调整使得其与企业的实际业务背景更为契合,同时也有利于报表阅读者更便捷地审视相关报告。

供稿人:黄国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结构性存款如何分类?对企业有何影响?四部委通知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