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楼宇飘满咖啡香吸引年轻人来渝创新创业?这有何深层意义
今年11月份,装修一新的两江软件园海王星数字文创园内,一处公共办公区域中,特别打造了一间宽敞的咖啡厅。在此楼工作的员工们,都乐于在此小憩,品尝一杯饮品,以解乏提神。市经信委软件处的负责人傅晓指出,要让建筑物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以此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才来重庆创新创业,这正是《“满天星”计划》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这样的楼宇不仅构筑了一个资源集中、要素丰富的工作空间,还具备了休息、社交以及商务等多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体现的是一种创新文化,彰显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内涵和人们创新创业的精神风貌。
周青,市政府的副秘书长,指出软件行业的从业者多为年轻人,他们对生活品质和社交环境有着较高的追求,因此对咖啡屋等配套设施的需求较为迫切。此外,考虑到承载场所,商业楼宇不仅充满创新创业的氛围,还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这使其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今年前十月,全市软件产业新增从业人员接近四万,其中中高端软信人才新增超过四千六百,累计全市软件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二十六万。
盘活楼宇经济
快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今年,巴南区搜集并储存了云水苑小区约1.8万平方米的空置建筑,成功打造了“云水苑数字经济产业园”。自6月份园区挂牌运营以来,已有包括软件企业在内的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
以现有建筑作为基础,推动软件行业发展的并非孤立现象。据调查,自今年起,城市中心区域各行政区均已编制了现有建筑清单,并发布了旨在利用这些建筑发展软件产业的相应政策,同时加速了收购和改造工作,致力于打造适宜中小型软件企业入驻的办公场所。
傅晓指出,中心城区正逐渐演变为一个庞大的“软件园”,其中遍布各区的高楼大厦,犹如镶嵌在软件园中的璀璨“星辰”。目前,我市正致力于将过往的“综合型与特色型”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向依托现有楼宇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转变。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变?新方式有哪些优势?
傅晓在解释中指出,首先,此举有助于实现现有楼宇资源的集中高效利用,从而有效激活楼宇经济活力;其次,借助软件产业的赋能作用,商业楼宇不仅能够营造出创新创业的氛围,还能散发出高品质生活的气息,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理想平台;再者,考虑到新建软件产业园区面临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建设周期漫长的挑战,将现有楼宇改造为软件产业平台载体,不仅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能迅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以硬生软”
为制造业“赋能、赋值、赋智”
“硬中带柔”,这同样是重庆在推进《“满天星”计划》以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今年4月举办的全市软件产业发展的专题讨论会上,重庆便已明确将软件产业定位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切入点,依托制造业的固有优势,采取“以硬件为支撑,软件为辅助”的策略,旨在使软件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
重庆实施“以硬带软”的发展策略,这一举措确实让软件在制造业领域发挥了显著的“赋能、增值、增智”作用,效果显著。
中冶赛迪研发的“智慧云平台”近年来为众多企业现场管理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重庆励颐拓软件先前推出的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已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成功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在采取“以硬带软”的发展策略中,不仅本土的软件公司开始崭露头角,而且越来越多外地来渝发展的软件企业也持续增多。
光庭信息,作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全国第二总部已落户渝北仙桃数据谷,此举旨在渝北地区开拓全新的车载智能经济领域;与此同时,另一家行业头部企业——上海追势科技的自动驾驶研究院,也选择在仙桃数据谷设立基地,此举将助力重庆汽车软件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实现转型升级。
据最新消息,截至目前,我市共签署了46项市级招商引资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高达391亿元。此外,区县也成功引进了近200个重点招商项目,投资总额更是超过了750亿元。尤其是2022年智博会期间,实施的“满天星”行动计划中,成功签约了包括腾讯、百度、商汤科技在内的14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330亿元。
此外,重庆特别注重对工业软件、汽车软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通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来攻坚克难,这一举措促使众多软件产业园区和企业得以参与国家级项目。例如,我市成功获得“成渝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的称号,仙桃数据谷被纳入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而中冶赛迪重庆公司以及重庆中联信息两家软件企业也光荣地跻身国家重点软件企业之列,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