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巴南软件园·星洲座为何如此繁忙?44家企业背后有何秘密
深秋时分,巴南软件园·星洲座内人来人往,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整个园区洋溢着一种创业者积极进取的氛围。重庆慧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娄永,正忙于对“慧民生活平台”进行升级与改造。值得注意的是,这可是他抵达巴南后的首个项目。重庆慧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科技企业。娄永指出,自公司入驻巴南区以来,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成功度过了创业初期的挑战。在此期间,他见证了众多创业者从最初的办公空间发展到颇具规模的企业的蜕变。
https://img0.baidu.com/it/u=2404240618,290015716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巴南软件园·星洲座的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因此得以快速发展。该园区内汇聚了44家专注于软件和信息技术的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依照‘拎包入住’的理念,对园区内的楼宇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提供了设施完善、便捷的办公环境,还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打造了一个集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软件产业生态体系。”
巴南地区拥有以“巴南软件园”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共计8个,其中星理座和星洲座这两座“满天星”示范楼宇的入住率均超过了90%。在区内,软件企业数量达到938家,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接近5000人。
巴南区近年来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定位为促进数字经济高品质进步和培育新型生产力的核心动力,迅速推进“满天星”行动计划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的实施。该区集中精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场景应用开发、扶持产业企业成长以及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工作,持续助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迈向更高水平的持续发展。
为促进软件企业的成长,陆续颁布了《巴南区软信产业“星十条”》等相关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在降低企业入驻成本、加强金融支持、激励研发创新等多个层面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还针对企业具体问题,如项目审批、生产要素保障、规模升级和纳入统计等,进行了精准帮扶。
https://img0.baidu.com/it/u=2710495781,248936947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0&h=392
巴南区特别重视人才的汇聚,将高校视为软件人才成长的“摇篮”,同时,这些高校也是重庆软件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巴南区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程学院等机构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软件人才“超级工厂”的建设。双方携手探索“数字+职业教育”的产业发展路径,致力于打造产教融合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搭建平台、引进人才、培育专家等环节,从基础到高端的“塔底”至“塔尖”的培养路径,全方位扩充人才队伍。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学府设立了专门的招才引智平台,吸引了200多家企业深入校园,成功引进了超过500名软信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我们推出了“园区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以及“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品牌项目,以产业实际需求为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区域内8所本科及高职院校共同建立了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联盟,并建立了就业培训基地,积极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教育模式。针对巴南区域内的科技企业,我们同步推出了“菁储行·英才星”在线人才服务,共计为236家企业提供了招聘服务,涉及404个岗位。
自今年起,我们坚定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着重在政策吸引人才、项目集中人才、服务留住人才三个方面着手,持续提高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巴南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改善人才服务政策,不断改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细分市场进行梳理,聚焦于数字内容、高端软件、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持续加大投入。同时,我们将加速引进一批高等级项目,以促进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增长提速。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邓梦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