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7 天前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你真的了解它们吗?

书法字体的演变历程依次为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而它们出现的先后时间则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草书起源于汉初时期,并在东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其写意性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形态多变,充满活力,充满动感。

楷书是形成于东汉。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晋代时期,行书开始广为流传。这种书体融合了楷书与草书的优点,既保持了字迹的规整与清晰,又展现了笔势的灵动与活泼。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成熟文字之一,它源自于我国古代汉语。这一文字体系最早出现在我国商朝的晚期,时间跨度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之间。

中国书法的起源可追溯至甲骨文,这种字体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存在辨识度低、实用性全失的不足,尽管它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金文,即铸刻于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亦称作钟鼎文。这些青铜器主要分为礼器和乐器两大类。其中,礼器的典型代表为“鼎”,而乐器的代表则是“钟”。此类铭文起源于我国商朝晚期,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篆书涵盖了两种主要字体,即大篆和小篆。大篆这一称谓主要涉及金文、籀文以及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的文字。相对而言,小篆特指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的秦篆。具体到时间线,大篆起源于中国商朝晚期,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之间;而小篆则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21年及其之后出现。

隶书主要分为古隶和汉隶两大类,其中汉隶又涵盖了八分。古隶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而汉隶则始于公元前180年之后。小篆则是起源于秦代。这种字体形状略微修长,笔画圆润均匀,极具图案美感。隶书起源于秦朝,并在汉魏时期达到成熟并广泛使用。其字体结构宽扁,左右两侧伸展自如,整体平衡对称,整齐划一。

隶书,与篆书相较,其名起于东汉时期。隶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文字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迈向新的高度,更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据传,隶书是由秦朝末年的程邈在狱中整理而成,他在整理过程中去除了繁复,将字形从圆润改为方整,并将笔划从弯曲转变为直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你真的了解它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