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士-瑜伽士和活佛的区别-瑜伽士和僧人的区别
百年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漫长的一生。然而,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当中,它却仅仅只是一瞬而已。翻开历史的相册,我们一同穿越到解放前的西藏地区。在那里,我们去感受那段历史,并且与那些已经逝去的前人们展开一段精神上的交流。
瑜伽士
这是一位四处游走的瑜伽士。他面容消瘦,眼神犀利且透着睿智。他头戴一种名为香夏的尖顶毡帽,脖子上挂着一条长长的金刚菩提佛珠。他左手拿着一个长木棍,这个长木棍既能当作长途跋涉时的拐杖,又能当作驱赶野狗的武器。他右手拿着一件密宗法器达玛茹,从图片能够看出,这件达玛茹的鼓身是木质的,并非常见的颅骨材质。
牧民老人
这位牧民老人大概是初次照相吧,他的表情显得有些腼腆。他的肩上扛着一条铁矛,这条铁矛比较有特色,上面挂着一些铜铃。那些铜铃声音清脆悦耳,具有祈福辟邪的作用,深受藏族同胞们的喜爱,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幼都很喜欢。
矛在藏语里发音为 mdung(东)。这种铁矛在野外能起到防野兽和盗匪的作用。从他背后的背景来看,那是一片茫茫的戈壁,荒无人烟。身边带着防身的武器是很有必要的。
哺乳的母亲
https://img2.baidu.com/it/u=2572563957,143360067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这位母亲或许是首次面对镜头,并且处于哺乳的状态。即便摄影师给予鼓励,她的笑容依然显得很勉强。孩子在她的怀中尽情地吮吸着乳汁,似乎快要睡着了。
她头戴一种叫做“巴廓”的弓形饰品,“巴廓”是流行于拉萨一带的妇女头饰。其骨架大多用红色的氆氇或布扎成,架上装饰着珊瑚、珍珠及绿松石等饰物。她胸前挂着一串珠饰,手腕上戴满了珠串和镯子。从她的装束来看,这位母亲应该是出身于富贵家庭。
藏族汉子
这位藏族汉子身材高大且威猛。他的头发留得有点长,甚至有些夸张,让人不禁疑惑那是不是后来接上的假发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身着的皮草,皮草上还装饰着一圈豹皮。当然,这是解放前的老照片,不能用现在动物保护法的要求去看待了。
他身上没有饰品。从着装方面来看,他不是一般的人物。从气场方面来看,他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至少他来自富贵人家。
劳作的妇女
一位妇女在河边打草劳作。从她的衣着以及耳饰来看,她并非处于最底层的贫苦人民。
她手持着一种用于筢草的工具,在远山和河流的背景之下,面带笑容地看着镜头,由此可以看出,她的生活应该还是很幸福的。
朝拜的僧人
https://img0.baidu.com/it/u=628108507,288595119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磕长头是一种很虔诚的朝拜方式。不管路程是远还是近,都需要三步一拜。几百米的时候是这样,几百里的时候也是这样。这在西藏地区的僧俗中是最常见的一种修行方式。
这位朝拜者通过磕长头的方式来进行修行祈愿,从他前额的鼓包能够看出他已经磕了很长时间了。他是一名出家僧人,从他的光头以及对路人的摸顶动作可以看出来。摸顶既是一种祝福,也是给其他人种下觉悟的种子。
接受施舍的农奴
镜头前背对我们的两个人脚上戴着脚镣,脚镣是用来防止农奴逃跑的。这表明他们二人是农奴身份,属于私人财产。他们正在接受路过僧尼的赠予,从图片上无法看出赠予的到底是钱财还是食物。
这张图吸引人之处在于靠墙停放的自行车。这表明近现代科技进步能够传递到过去的西藏地区,且进步速度较快。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他们只是三千世界里的一粒沙子;而对于家人而言,他们却重如泰山。平凡的我们也是这样的情况。
人生只有一世,草木也只有一秋。所有过往的事情都如同鸿毛般轻。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曾经有过到来的经历。
希望以上的解读能有助于您知晓西藏地区过去的风貌。欢迎喜爱的朋友点赞、收藏并转发!
#秋日生活打卡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