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2025-4-26 08:16:12

书法艺术中的法字奥秘:从笔法到字法,探索传统书法的精髓与技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书画相约》进群与大家交流↑

为书法家提供交流的平台,为画家提供交流的平台。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学习的机会,为书画爱好者提供提升的机会。欢迎大家投稿并加入群聊!

书法,在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通常指的是中国传统的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式。多数朋友在对书法进行理解时,将关注点集中在了毛笔和书写方面,觉得只要是通过毛笔写出的汉字就都可以被视为书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倘若毛笔的书写缺少了这一关键要素,那就只能算作涂鸦了。

接触过书法的朋友知晓,学习书法首先要学的是笔法与字法。结体的诀窍,也称作“结字法”。我们临写的古代名家的字帖叫“法帖”。最后,这些都属于书法范畴。看到此处大家或许都留意到了,为何每个概念都强调“法”呢?书法中的“法”所代表的是什么呢?

书法中的“法”意味着法度和法则。从古至今的名家所写的字能被称作书法,其根本在于字中处处有法且处处得法。法度可视为学习书法的首要关卡,也是最为重要的根本之处,历代书法名家都极为注重书写的法度法则。

唐朝时,书法的法则概念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大家熟知的楷书名家来看,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以及颜真卿,他们虽各有独特之处,但在用笔的提按转折和结体的平正偏侧等方面,无一不是公正的,都以法度的严谨而闻名于世,所以他们也成为了后世学习书法的重要取法对象。

法度很重要,然而书法艺术的发展并未被局限在法度之内。从书圣王羲之开始,他的传世手札每一字都有不同面貌,书写得洋洋洒洒,风格风流飘逸且各有差异,他用随性的笔墨尽情地表达自己,彰显出属于自己的个人情趣。这种随性并非是胡乱而为的。如果细细去品读,会发现不管笔势怎样变化多端,依然没有超出法度的范畴。只是将法度与自身融合在一起,并且融入了一些个人的理解罢了。

宋朝书法家苏轼仰慕晋唐名家的经典名作。他发现自己行草书札虽不拘一格却更显风神,由此感悟出“无意于佳乃佳”的言论。下笔了无牵挂的入神状态,是书法名家追求且最难达到的。心中无法而笔下自有法,并非人人能做到。

书法艺术发展至今,如今我们似乎过度追求新奇与创新,刻意表达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进入了书法的一个误区。书法之所以被称作书法,首先在于有法。脱离这一点而盲目追求自我,肯定难以走远,就如同无根的浮萍,晃晃悠悠地迷失了方向。沐石陪您学书法原创了以上内容,每天都会将关于书法的小知识分享给大家,感谢您的关注与分享。

各位师友,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来到文章最后的留言板留言,表达你们的观点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艺术中的法字奥秘:从笔法到字法,探索传统书法的精髓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