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网贷理财需谨慎 财师教您五大法则选择靠谱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许多人开始挑选高息网贷。对于那些初次涉足网贷的人而言,网络高息理财必须要谨慎。如果真心想要投资 P2P,那就得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去选择靠谱的平台。希望下面这五条高息网贷理财法则能对您起到帮助作用。选择高息网贷 财师教您五大法则
网贷,也叫 P2P 网络借款。个体之间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相互借贷,这就是一种投融资模式。有一部分小微企业或个人急需资金,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手中有闲置资金且不知怎样理财。P2P 网贷平台刚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把资金的供需两端给匹配起来了。在理财市场中,网贷具有低起点的特点,起始金额能够低至 50 元。同时,它还具有高收益的特点,收益率可以高达 20%。在这两年里,网贷在国内的业务量实现了迅速增长。
网贷方式在美、日等国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这是以这些国家个人信用记录较为完备为前提的。中国虽有“中国人民银行网上征信中心”,但其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存在局限性。所以,若真心想投资 P2P,就必须凭借自身的敏锐眼光去选择靠谱的平台。
选择线下获得债权的
P2P 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其一,通过线下获取债权然后在线上进行销售;其二,在线上获取债权并在线上进行销售;其三,通过线下获取债权且进行销售。这三种形式的风险等级各不相同。
第一种在国情、法律合规双方面考量,都是更可持续的模式。
第二种模式暂时无法从根本上处理风控事宜。在当下的技术状况里,对于债务人的掌控,仅通过线上方式,还不能够对个人信用进行全面的考量。或者至少可以说,风险相对会比较大。
https://img0.baidu.com/it/u=993188999,360263130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97
第三种模式,其风险相对较小。这种模式对债权债务人的可控性较强。然而,许多平台的公开信息存在局限,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我们更建议选择线下获得债权的 P2P 平台。相对而言,这类平台的收益率比“线上获得债权的”要低。这是因为它们在审核信用和进行风险控制时付出了更多成本。所以,线下获得债权的 P2P 平台可靠性相对好一些。
超过20%收益率需要警惕
人性有三毒,分别是贪、嗔、痴。当面对高收益率时,谁都很难做到把持得住,这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你可以进行理性分析。如果把 P2P 平台当作一个借钱的中介,那么在这个平台借钱是需要支付中介费的。倘若你能够获得 20%的收益率,那么借钱的人就需要承担 30%到 40%的融资成本。如此之高的融资成本,必定会增加逾期以及坏账的风险。
“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高收益和高风险始终是一同存在的,即便再有吸引力的高收益率,也必须首先确保本金的安全。
融资标的过高的平台要小心
P2P 平台即便有很强的风险控制,也难以避免存在还不上钱的情况,要知道银行贷款都还有坏账率呢!P2P 平台的融资标的一般都不是很大。如果出现借款额达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情况,你就应该多留个心眼,因为这样就无法分散风险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个别人不还钱是没关系的,因为平台有风险准备金可以用来对冲这部分违约风险。只有发生事件性的大规模集体违约时,违约风险才可能超出可控范围。然而,如果某一标的过大,就无法分散风险,即便所有人都遵守信用按时还款,只要这一笔标的发生违约,风险准备金通常也难以覆盖这个漏洞。
信息披露透明
https://img1.baidu.com/it/u=1146729279,55887554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559
对于投资者而言,信息披露透明意味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钱借给了谁,借给对方做了何种事情,哪些人按时还钱了,哪些人欠钱不还,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需清晰可辨。有些投资者比较大意,他们认为:自己不关心这些情况,反正即便有人未还钱,平台也会利用风险准备金为自己补上。
借贷信息透明的目的是防范平台自融风险。最近跑路的那几个公司都是因为自融,它们拿了你的钱并非借给了第三方,而是在填补自家的漏洞。
创始人也很重要
创始人靠不靠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公司靠不靠谱。
什么样算靠谱呢?其一要看是否有三年以上的行业经验。中国的 P2P 目前正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就如同当年的团购那般,在一夜之间涌现出了成百上千家。然而,很多创始人只是盲目跟风,只要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对 P2P 完全不懂,对金融融资也不了解,根本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其二要看媒体的曝光度。创始人敢出来发声不一定就是好公司。然而,如果创始人能够在大众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面前大胆地“曝光”自己,这至少表明他有好好经营的心思。
慧择提示:从上述信息能得知,高息网贷理财有五法则,这对您在高息网贷理财时能分散一定风险是有帮助的。倘若您还希望了解更多保险理财方面的资讯,那就尽在慧择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