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歪曲的历史人物:周瑜性度恢廓与蒋干独步江淮的真相揭秘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三国演义》歪曲了很多历史人物,这些人物无法全部列举出来。下面仅举例六人与大家一同进行探讨。
周瑜【性度恢廓】
《三国演义》中周瑜被刻画成心胸狭隘且心狠手辣的英雄形象。那三气周瑜的桥段,虽广为人知,但在历史上实则并不存在。周瑜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叹息,更是出于凸显诸葛亮智慧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文学创作。
历史上的周瑜为人很是宽宏大量,深受众人喜爱。然而,唯独老将程普和他关系不和睦,程普觉得自己年纪大,常常欺凌周瑜。但周瑜却能降低自己的身份与他交往,始终不去计较这些。后来,程普对周瑜敬佩不已,对别人说道:“和周公瑾交往,就好像喝醇厚的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像“如饮醇醪”这样的典故就是从这里而来的。
蒋干【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这一桥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被周瑜戏弄的小丑模样。但实际上历史并非如此,《三国志》记载表明,蒋干“有仪容,凭借才辩而被称道,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没有人能与他匹敌”,他是当时很有名的名士。
赤壁之战前,曹操听闻周瑜年少且有才华,便想劝其投降,于是派遣蒋干渡江去游说。蒋干身着布衣,头戴葛巾,打扮成平民的模样,以私人的身份来拜见周瑜。两人一见面,周瑜就察觉到了蒋干的来意,接着直截了当地说道:“子翼你辛苦了,大老远跑来见我,不会是曹操的说客吧?”蒋干见周瑜一下子就说中了他的来意,便说道:“我和你是同乡,好些年没见了,听闻你如今事业有成,所以特地来叙旧。可你却说我是说客,这不是在怀疑我吗?”周瑜郑重地说:“我即便比不上师旷那样耳朵灵敏,可那些话里隐藏的意思我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周瑜设下酒食,接着与蒋干一同饮宴。过了三天,周瑜带着蒋干去参观吴军军营,并且对蒋干讲道:“大丈夫在世间立身行事,一旦遇上贤明的君主,对外依托君臣之间的道义,在内缔结如同骨肉般的恩情,君主对自己言听计从,祸福与共。像这样的关系,即便苏秦、张仪重新活过来,郦食其再次复活,也难以从中离间,更何况是您呢?”蒋干听完这些话后,只是微微一笑,最终没有说什么。蒋干回去之后对曹操说:“周瑜胸怀宽广,志趣高雅,不是言语能够离间的。”
徐荣【败曹操、破孙坚】
在《三国演义》里,徐荣是个被夏侯惇只用数回就斩于马下的将领,且属于三流。然而在历史中,徐荣曾大败曹操,还击破了孙坚,他的这些战绩足以表明他是一代猛将。
曹真【受诏辅政,力挫诸葛】
《三国演义》里曹真的实力被显著弱化了,他与诸葛亮交战时总是战败,最后甚至被诸葛亮的信给活活气死。但在历史当中,曹真确实是一位既有智慧又有勇气的大将。
年轻时的曹真有过顾射猛虎的经历,正因如此,曹操让他到虎豹骑中任职。后来在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他凭借战功被封为灵寿亭侯。建安二十三年(218 年),刘备起兵进攻汉中,曹真与曹洪、曹休、张既等人在下辨击破刘备的别将吴兰,之后他被拜为中坚将军。
220 年,曹丕登上魏王之位。他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同年,张进挟持太守在酒泉发动反叛。曹真派遣费曜进军,成功讨平了张进的叛乱。之后曹真返回洛阳,被晋升为上军大将军。222 年,曹丕分兵三路向南征伐孙权。他命令曹真领兵。曹真先后击败了孙盛和诸葛瑾,并夺取占据了江陵中洲,将江陵城彻底包围。然而,由于疫疾大规模爆发,孙权重新派遣使者前来纳贡,魏军随即撤退。
228 年,诸葛亮进行北伐。曹叡因此亲自出征抵达长安,命令曹真担任都督统领各军驻守在郿地。曹真派遣张郃进军前去援救,在街亭之战中大败马谡。与此同时,曹真在箕谷击败了赵云、邓芝所率领的兵马。231 年,曹真因病离世,被赐予元侯的谥号。
曹操【超世之杰】
《三国演义》自始至终都在丑化歪曲曹操的形象。但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如此,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有这样的评价:“在汉末,天下陷入大乱,英雄豪杰纷纷崛起,而袁绍以虎视眈眈之势占据四州,强盛无比,无人能敌。”太祖运筹谋划,在天下驰骋。他采纳申不害、商鞅的法术,具备韩信、白起的奇策。根据才能授予官职,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他能克制情感,运用谋略,不记旧怨。最终能够总揽朝政机要,成就宏大的功业,只是因为他的明智谋略最为优秀。可以说他是不同寻常的人,超越世间的杰出人物。
毛主席评价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创立了魏国。他对东汉的许多恶政进行了改革,抑制了豪强势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实行了屯田制。他还督促人们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得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下来,逐渐恢复并得以发展。
鲁肃【多谋善断、坦荡豪爽】
《三国演义》把鲁肃描绘成一个头脑简单且忠厚老实的好人形象。然而在历史上,鲁肃实际上是一位大政治家、外交家以及战略家。他的主要功绩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向孙权提出了立足江东并建立帝王之业的战略规划;其二,主动促使孙、刘联盟一同抗曹,正如“刘备与权并立,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所说;其三,在赤壁之战前,鲁肃和周瑜极力反对众人的意见,坚定地主张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本文的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源于网络。转载此文的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若出现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您可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的话,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向您表达歉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