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外卖店创业困境:低成本高压力,3个月倒闭18万亏损的残酷现实
纯外卖店投资小且成本低,曾让不少创业者尝到“月入七八万”的滋味。然而,随着外卖红利渐渐消失,纯外卖店的好日子不再,甚至有人称“现在再做纯外卖店就是死路一条”。“3个月开倒一家店,半年亏掉了18万。”
“开的外卖店两个月倒闭了,房东劝我还是回去打工吧。”
人工、食材、房租水电等成本除去后,每单的纯利润竟然还不到一块钱。
我每天都处于一种像走钢丝般的状态,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永远都无法知晓明天自己是否还能够维持店铺的正常经营。这样的日子持续久了,人是会被逼得发疯的。
近日,红餐网(ID:)观察到,有一批纯外卖店的经营者在各大平台上倾诉着自己的痛苦,不断地叫苦。他们所经营的纯外卖店,有的已经停止营业了,有的还在艰难地维持着。
红餐网注意到,有诸如“纯外卖店必死”这样的论调,还有“纯外卖店干不过 2 年”的说法,以及“10 个里面 9 个亏”等各种论调,并且这些论调日益甚嚣尘上。
当下外卖大盘发展迅猛,为何纯外卖店的生意不被看好呢?未来,经营纯外卖店真的就只有“死路一条”吗?
纯外卖店的高光时刻:有人月入七八万,有人拿融资拿到手软
纯外卖店,意思就是只开展外卖业务而不做堂食的门店。它们的生意几乎全部依赖外卖平台来进行。
堂食门店普遍需要承担高昂的租金、人工以及各项成本,而纯外卖店的模式有三个优势。其一,门槛低;其二,成本低;其三,投入小。
堂食店头疼房租成本,纯外卖店选址情况不同。纯外卖店大多在密集商圈边缘位置或者城中村深巷里,面积通常约十平米,租金成本比很多堂食店低很多。
它们没有线下就餐的场景,所以对店面位置等方面要求不高。只要能辐射到大一点的商圈写字楼或是社区,即便门店偏僻一点、环境差一点,对生意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对门店大小、装修、周边环境以及人流等方面也是如此。
租金比较低,门店的规模也比较小,并且对人员以及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从总体上来看,开设一家单纯的外卖店所需要的投入,要远远低于开设一家可以在店内就餐的店。
因为有以上这些优势,再加上外卖市场崛起带来的红利,纯外卖店曾经在很多地方都开了起来。
了解到,微博曾出现一个热议话题#美团饿了么超一半外卖商户不可堂食#。话题表明,有媒体记者进行随机调查,发现约三分之一的商家称自己只有外卖没有堂食。多位骑手也表示,在接触过的商家里,做纯外卖的比例超过一半。
很多纯外卖店经营者更是趁机捞到了“一大桶金”。
一位美食城的负责人曾向媒体直言,有的一个月能挣三五万,有的一个月能挣五六万,还有的一个月能挣七八万,这要看自己的能力,会干的都能赚到钱。
https://img0.baidu.com/it/u=1890259219,403345189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35
不少主打纯外卖模式的品牌在这个时候纷纷崛起了,并且迎来了高光时刻。
2014 年,王亚军曾担任百度外卖生态链负责人。他推出了纯外卖品牌“笨熊造饭”。此品牌创造了月纯利润 17 万的业绩。还创造了一天高达 1100 单的新记录。并且接连获得了多轮融资。
2014 年,曼玲粥起步于上海,其主营业务是线上外卖。在 4 年时间里,它开出了超过 1300 家门店。单店最高月销量为 30000 单,在高峰期还创下单店日销量 1800 单的记录,从而成为外卖平台粥品类的销冠。
2015 年末成立的纯外卖品牌是二十五块半。在 1 年多的时间里,它在北京开设了 20 余家店。平均下来,单店每天的流水约为 13000 元。
值得一提的是,纯外卖模式发展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厨房等新模式开始崛起。
餐饮行业有一批共享厨房品牌相继涌现,像熊猫星厨、黄小递、星选闪电厨房等。这些品牌为很多纯外卖店提供了场地,且场地价格更低。同时,它们还提供了必要的设备以及运营服务。这些共享厨房品牌一度很受资本青睐,成为了资本的宠儿。
存活率不足40%,纯外卖店从天堂跌至地狱
近年来,外卖市场一直发展迅猛。很多人原本认为,纯外卖店能够凭借外卖的红利持续拓展市场。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纯外卖模式的缺点开始显现出来。很多门店的经营情况变得比以前差很多,有的门店甚至都难以维持下去。
3 个月就把一家店开倒闭了,半年时间就亏掉了 18 万。除去人工、食材、房租水电等这些成本后,每单的纯利润竟然还不到一块钱。我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就好像在走钢丝一样,永远都不知道明天自己是否还能够维持店铺的正常经营。经营者们普遍都在叫苦连天。
与此同时,一批在红利期发展起来的纯外卖品牌,在曾经红极一时之后,出现了两种情况:要么变得萎靡不振,要么停止活动。比如笨熊造饭,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再看到它的名字;还有被誉为外卖界“教科书”的纯外卖品牌二十五块半,其创始人也早已转向其他赛道。
美团外卖相关人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数据方面来看,纯外卖商家的存活率已经达不到 40%了。并且实际的情况,可能会比这个 40%的数字更加让人感到悲观。
纯外卖店的生存环境为何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之前的良好状态跌至如今的糟糕境地呢?红餐网(ID:)经过梳理后发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众多外卖店纷纷涌现,使得市场份额被不断瓜分;二是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对菜品质量、配送速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纯外卖店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平台规则的调整,对纯外卖店的运营成本和利润空间产生了一定影响;四是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冲击,导致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纯外卖店的生意受到较大影响。
一、盈利模式过于依赖平台
纯外卖店模型的成本结构和传统堂食不一样,差别很大。它的各项成本都投在了平台上。如果平台提价了,那么门店就很容易变成平台的“打工仔”。
以佣金为例,有媒体曾爆料,起初一些外卖平台的抽成比例仅为 15%。2018 年开始,这一比例提升至 18%左右。而如今,外卖平台的抽成比例已在 22%左右,高的甚至能达到 26%。佣金不断提高,使得纯外卖店的经营成本变得过高。
随着流量变得越来越昂贵,纯外卖店除了要抽取佣金之外,还需要花费资金去购买流量以及购买排名,并且要参加平台的各种满减活动等。如果不这样做,门店的单量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某餐饮老板进行了这样的计算:一份价格为 20 块钱的蛋炒饭,商家在做活动时需要花费 5 块钱。同时,平台也会扣除大约 5 块钱。那么,剩下的钱为 10 块。而这 10 块钱还要刨除食材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房租等成本。如此一来,商家的利润是非常少的。
二、行业内卷严重,价格战几近疯狂
外卖用户基数持续增长,线下传统餐饮品牌纷纷加入其中。尤其是在近两年疫情的影响下,许多传统线下餐饮门店开始进入线上外卖领域,它们凭借在线下积累的口碑,很快就获取了一部分市场。
https://img1.baidu.com/it/u=811418570,158358223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118
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纯外卖店的生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们仅依靠外卖这一个途径。为了增加单量,便开始开展“价格战”。像“满 30 减 18”以及“满 25 减 12”之类的活动经常能见到。
他们为争取更多流量曝光机会,就不得不疯狂投入竞价推广。这样一来,店铺的利润逐渐变薄,经常入不敷出,不仅难以赚钱,甚至连保本都很困难。
三、食安问题频现,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
很多纯外卖店处在犄角旮旯的地方。并且缺乏监督管理。这些因素使得它们已经成为食安问题频繁发生的重灾区。
不少媒体曝光过纯外卖店存在的乱象,例如用料理包做菜,食材随意堆放,地面满是油污等。这些新闻被刊登在报纸上之后,很多消费者都给纯外卖店留下了“脏乱差”的印象,在点外卖时也会特意避开这类门店。
多位消费者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表示,平时点外卖时,通常会优先选择在线下有过体验的餐饮品牌。对于未曾体验过的品牌,他们一般会通过点击“商家”这一栏,去查询门店的相关情况。要是看到该店没有门店相关的照片,就不会再进行点餐了。
四、被快招公司“割了韭菜”
有一大批快招公司把自己旗下的门店装扮成“万单店”,接着凭借纯外卖店投资小以及收益快的特性,开始快速地进行招商活动,许多创业者在一时之间头脑不清醒,就陷入了圈套。
创业者加盟这些快招公司的门店之后,很快就能察觉到门店的生意始终无法提升上去。当他们回头去找快招公司时,却会被公司用一大堆理由敷衍推脱,自己完全没有办法。
未来,纯外卖店将进入大消亡时代?
不可否认,纯外卖的模式确实正面临挑战。
红餐网观察到,不少以纯外卖为主营的餐饮品牌正在发生改变。外卖快餐台资味近期在积极拓展堂食业务,努力将线上和线下打通,以此来更好地提升门店的竞争力。曼玲粥店的加盟条件已从可以做纯线上外卖转变为必须“线上+堂食”,并且门店面积不能低于 50 平方米。
未来,纯外卖店真的会进入大消亡时代吗?
红餐网在发布的《2022 年,餐饮业这 8 个小趋势值得注意!》一文中,其专栏作者龚伟曾明确表示,纯外卖的红利期将会过去。
他认为,疫情过后,许多人开始想念能够与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吃饭的时光。正因如此,线下就餐正经历着消费者的重新定义与解读。并且,当下外卖价格不断上涨,预包装食品逐渐流行起来。这些现象都表明,单纯依靠外卖赚钱的美好时光,今后将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了。
外卖头条的创始人洪七公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表示,当前纯外卖店的部分红利已经消失。比如简餐这类品类,它属于低毛利且走价格战的,其红利已经几乎见底了;快餐这类品类也是如此,同样是低毛利且走价格战,其红利也已经几乎见底了。
洪七公提到,存在即合理。目前仍有不少品类做纯外卖模式存在红利。这些品类包括一些高毛利、高性价比的品类,像炖汤。还有一些在外卖上未被深入挖掘的区域特色品类,例如新疆大盘鸡、新疆烤馕等。
至于纯外卖店未来到底会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