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的宝藏专业解析
常言道,“粮以种为母”。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酝酿出丰收的喜悦,同时也蕴含着尖端前沿的科学技术。随着种业逐渐走向规模化、市场化和科技化,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对种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同步扩大,并且许多高校也在积极推进对种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近日,人民网和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渐渐热门起来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上。那么,到底有哪些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并且在这方面实力较强呢?本期推送,将带你走进四川农业大学,去了解这个“宝藏”专业!四川农业大学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 2020 年被选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 年,该专业作为国家急需紧缺专业,首次在四川本科提前批进行招生。2022 年,它又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专业拥有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实验条件较为先进,科研经费也很充足。
川农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团队开展了育种技术研发工作,研发出了非转基因小麦种子。在 2022 年的毕业季,他们将这些非转基因小麦种子作为毕业礼送给了农学院的毕业生。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在的作物学科历史悠久且具有优势,它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科之一。该学科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这个学科中,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四川省重点学科。
作物学科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的学术队伍。这支队伍由院士领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在众多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包括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973 计划、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作物学科发掘出了一批作物重要性状基因,也利用了一批这样的基因。育成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同时研发出了系列高产高效生态配套的栽培技术,以及间套复种高效的种植模式等。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二等奖,还有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奖励,这些奖励为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粮食安全给予了强大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如今,川农作物学科已然成为国家在西南地区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科技研发基地。
https://img1.baidu.com/it/u=1144299476,27891879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在软科 2021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里,四川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处于全国第 8 名的位置,其排名层次属于全国前 20%。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川农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一方面要修读种子生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生产与经营、种子检验、智慧农业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接受主要农作物的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等方面的基本训练。通过这些,他们能够掌握现代农业发展前沿信息以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解决国家种业卡脖子问题。
专业培养定位与国家对种业的中长期战略需求相契合,学子有能力胜任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各类工作,如教学、科研、推广开发、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等,他们将成为复合型人才。多年间,一批批优秀的川农学子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而后在不同岗位上展现出自己的价值,绽放光芒。
国家领导人与犹召(右一)亲切交谈
犹召是四川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0 届的毕业生。本科毕业之后,他进入了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https://img1.baidu.com/it/u=779012992,271989098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37
刘一盛是四川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0 届毕业生,他是成都千盛惠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曾在 2019 年荣获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还在 2022 年获得了四川省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荣誉。
赵思华是四川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0 届的毕业生。他曾 2 次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并且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 SCI 文章。如今,他已被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录取。
......
2021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举行了第二十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会议着重强调,要将种源安全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要集中力量去破解难题,去弥补短板,去强化优势,去控制风险。目的是实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以及种源的自主可控。据中青报的记者所了解,近些年来,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就业情况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可见,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种业的人才将会有很大的作为。
春种下一粒粟,秋收获万颗子。在四川农业大学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里,众多学子犹如“种子”般向下深深扎根,同时又向上奋力生长。他们砥砺志向、潜心研究,亲身践行、踏实努力,一心想要为我国种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来自川农的智慧与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