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281 发表于 7 天前

你知道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原理及系统组成是什么吗?

射频识别技术,亦称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简称为RFID,属于自动识别技术的范畴。接下来,我们将从其工作原理、构成要素、类型划分以及应用领域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工作原理

阅读器利用天线发射特定频率的射频波,电子标签一旦进入磁场,便能够捕捉并解读这些射频波。随后,它利用感应电流获取的能量,将芯片内存储的产品信息传输出去,或者主动发送特定频率的信号。解读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进行解码处理,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信息系统,以便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

系统组成

电子标签,作为RFID系统的信息存储媒介,主要由耦合元件与芯片构成,用于存放与物品相关的数据。

https://img0.baidu.com/it/u=3876009694,3980611640&fm=253&fmt=JPEG&app=120&f=PNG?w=1068&h=500

阅读器作为RFID系统的信息控制与处理核心,通常由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接口单元构成,具备读取或向标签写入数据的职能。

天线的主要功能是在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进行射频信号的传输,以此达成数据无线传输的目的。

分类方式

依据供电类型,产品可分为两大类:有源卡与无源卡。有源卡内置电池,其作用范围较广,然而其使用寿命较短,且成本相对较高;而无源卡则不含电池,它通过波束供电技术获得能源,因而寿命较长,同时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并不严格。

根据载波频率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低频射频卡、中频射频卡以及高频射频卡三类。其中,低频系统主要适用于短距离、成本较低的应用场景;中频系统则常用于门禁控制以及需要传输大量数据的系统;而高频系统则主要应用于那些需要较长的读写距离和较高的读写速度的场合。

根据调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主动调制和被动调制。在主动调制中,射频卡会主动传输数据;而在被动调制中,射频卡通过调制散射的方式发射数据,并且必须借助读写器的载波来调整自身的信号。

主要应用

https://img0.baidu.com/it/u=2685366856,51831289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3&h=500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能够实现货物的实时监控、库存的精确控制以及出入库流程的自动化处理,从而显著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在医疗行业,该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管理、患者身份的确认以及药品的追踪等方面,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精确度和安全保障水平。

零售领域:通过商品防窃技术、自助结账系统以及库存管控等手段,有效改善了消费者的购物感受,同时减少了零售企业的运营开支。

在交通行业,诸如高速公路上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以及车辆管理机制等,均能促进通行效率的提升,并自动识别车辆信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知道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原理及系统组成是什么吗?